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

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转向与可行路径———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

摘要:德育是塑造国家认同,即公民的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的重要渠道。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 作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更具高度、广度与深度等特点。就高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高度提出来的理念;就广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从全社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体系;就深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在借助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探索的结果。因此,开展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建设可以推进和深化对德育规律的认识。未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直面问题、守正创新,并进一步在管理机制、教材建设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

关键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认同;大思政课;时代转向;实践路径

访者简介:韩震,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兼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获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社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中组部首批哲学社 会科学领军人才,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教材及科研成果奖。

访谈者简介:陈亮,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先。大中小学德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中小学德育一 体化工作,不仅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 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还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 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 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为加速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韩震教授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兼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度参与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工 作,尤其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研究生思政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工作。那么,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新时代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如何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受《教师教育学报》委托,对韩震教授进行了专访。

一、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背景

陈亮:韩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访谈。您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德育是塑造公民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的重要渠道。您能跟我们谈谈什么是德育,为什么德育在塑造国家认同方面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韩震:好的。关于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德育涵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狭义的德育则只限于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当然,狭义的德育也与广义的德育密切相关,即通常有什么样 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中的德育,主要是指广义的德育。开展德育有很多渠道,如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校园环境的营造和社会实践等。其中,相对于其他课程(主要指培养学科人才的课程)而言,思政课重在消弭青少年因成长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性以及超越个性所形成的多样性,从而塑造“我们感”。因此,思政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为什么德育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 呢?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弄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国家认同的理解;二是国家认同与教育的关系;三是国家认同与德育的关系。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国家的一种积极的建设性态度,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依恋感、自豪感的统一,集中体现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家认同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中,还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表现在人们为国家繁荣发展和安全而奋斗的行为中,因而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培养认同本国国家制度及价值观的国民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那么,教育是如何塑造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培养高素质国民的呢?

第一,教育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生活样式培养国民的共性和民族特性。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还承载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凝聚的文化传统和智慧,不同的语言背后有不同的文化人类学旨趣。

第二,教育可以通过文化传承为国家奠定共同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不仅要有国土和物质生产的基础,还要有精神传统的延续。当国民都有着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情感时,这个国家才是有机的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教育体系都必定是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底色,从而实现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第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创新为国家培养 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实现国家的良性治理。一个国家治理得好、发展得快,这个国家的国民对自己的国家就越感到骄傲,认同感也就越强烈。

第四,教育可以通过价值观的塑造为国家培养有共同道德理想和奋斗目标的青年。国家认同往往基于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总体而言,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延续是密切相关的。

德育是五育之首,有着民族性、时代性和战略性等特点,这使其在国家认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的民族性是指,任何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对文明的理解,这种独特的传统和理解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国民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德育的时代性是指,任何国家要想发展都需要其国民具备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德育的战略性是指,德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尤其是对依然处在民族振兴中的中国而言,唯有培养出一代代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

概言之,只有有了统一性的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想,才能保持体现国民主体性自觉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 只有有了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占据了人类文明和道德制高点的价值观,才能成为有内在活力和走在人类历史发展前列的国家;只有有了代代传承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范式,才能保持国家的永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德育以及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亮: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科学技术革命都要求加快培养人才的进程。您认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这对当今时代的德育工作有什么要求呢?

韩震:的确,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又是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是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形势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界必须加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我看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素养。

第一,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是怀有远大志向的追梦人。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筑牢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基。人的理想境界有多远大,他人生的视野和舞台也就有多广阔。理想引导着每个人的人生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少年逐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他们带着更高远的志向和境界投身于未来的人生。

第二,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人,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之中的爱国者。国强才能民安。在历史进程中,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历史发展的大势中找到自身位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当代中国青少年看清国际形势变化和大国竞争的趋势,使青少年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之中。青少年只有发奋学习、增进才智,才能担当起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第三,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人无德不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有其经济基础,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关系。当代中国青少年应立足日常生活,在人际关系中,树立诚信守诺的品格,在成长中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助人、学会自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第四,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是具备扎实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美国的科技霸凌告诉我们,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维护国家经济和科技的自主权。因此,只有培养出越来越多活跃在知识生产前沿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第五,具备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具备坚忍不拔奋斗精神的人,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者。无论古今,成功不仅依赖个人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迅速提升的综合国力等,都是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凝聚着亿万名劳动者和科技人员的汗水和心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代中国青少年身处在社会变革中,要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成功的追梦人、幸福的奋斗者。

第六,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骄人成就,不难看出,教育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大军。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都要求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因此,未来的人才和劳动者需要具备更高的政治和道德素养、更远大的理想、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坚定的创业意志和奋斗精神、更强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担负起铸魂育人这一时代重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引领全方位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成为新时代德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与突破口。

二、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涵要义

陈亮:如前所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向,是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改革的核心主题与鲜明特点。那么,什么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该如何科学理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韩震: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现了大德育观,是从纵向上对大中小学德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所进行的整体性综合性考虑,即“将立德树人的德育要求落实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之中,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专业)横向配合,教育内容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近年来出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进课程教材的系列文件,就是贯彻落实广义德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狭义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集中表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设计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 新实施方案》等,这些文件都对大中小学思政 课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整体设计与系统部署,切实推进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陈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 考核评价等环节,既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又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教师应该如何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呢?

韩震:正如我前面所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展开来讲,就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坚持大中小学纵向贯穿、循序渐进原则,达到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效果,确保课程建设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

第一,要整体规划思政课程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学生看得到、听得懂的感性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使学生萌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以讲事实和开展活动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以普及基本常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学生形成担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以系统学习理论和自觉运用 世界观方法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确立矢志不渝 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信念。

第二,要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内容。首先,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其次,是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同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最后,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的育人特点。

第三,要统一课程标准和教材。今后即使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教材,也必须基于共同的标准要求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的制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生产、生活方式有差异,文化上也各有特色。如果让各省份自行编写思政教材,那么很容易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多样化的理解。多样化就是差异化。差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甚至会危及国家认同。尽管各地、各学校教育有自身的特点,但只要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育就有了体现国家意志的统一保证。另一方面,教育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富有时代性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必须保持内部的同一性和步调的一致性。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存在城乡差别、东西地域差别、发展阶段差别等不平衡现象,如果各地按照自己对时代 的理解去编写教材,那么就不能保障不同地区的青少年都享有符合时代水准的教育。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要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反映了时代脉搏和要求,各地的教育就能够在相同时代水准上进行。

陈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不是也在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呢?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呢?

韩震:当然。如果说,前面谈到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在从纵向学段上探讨德育和思政课的一体化,那么,课程思政、大思政课则是从横向空间上探索与推进德育和思政课的一体化。

首先,各学科都要参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讲,课程思政是为破解思政工作中“孤岛现象”的窘境、扭转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孤军奋战”的局面而提出的举措,旨在使学校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达到同向同行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形成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的课堂合力。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明确部署。2020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总体而言,课程思政目的在于调动学校内部一切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三全育人的一体化德育工作大格局。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整体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工作,使丰富多彩的课程思政内容与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政课程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高等学校不同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也不能简单重复,否则会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相互掣肘。要按照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原则,解决好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配合的问题。课程思政不是要取代思政课程的内容,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发挥所有课程的教化作用和育人功能,从而构建系统全面、类型多样、有序递进、互相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课程协同效应。

其次,所谓“大思政”,就是强调走出学校、突破学校空间与场域限制,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这个思政课“大课堂”,做好德育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 系列重要讲话的主旨都是强调要开门办思政课,即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合力办好思政课,构建全社会关心、全社会参与的铸魂育人大格局、新生态。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贯彻“大思政课”理念,运用开放、系统、协同的思维,加强课程、家庭与社会各方的协同力量,用好社会历史与当今时代的各种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生活参与与实践教学的作用,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理哲理讲深、讲透、讲活,从而办好思政课。

陈亮:总的来讲,新时代赋予了德育工作新使命。请您简要归纳一下,面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有哪些显著特点呢?

韩震:概括而言,我认为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更有高度、广度和深度等特点。就高度而言,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站位来看待的,是从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提出的理念。就广度而言,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从全社会的角度,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体系,既包括横向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参与与有机融通,也包括纵向方面大中小学各学段的一体贯通与有机衔接。就深度而言,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是基于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育人规律特别是德育规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德育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在借助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德育工作的深入探索,极大深化了对德育规律的认识。这些显著特点的呈现,反映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转向。

三、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推进路径

陈亮:感谢您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内涵与特点的详细阐述与精辟总结。那么,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韩震:好的。如前所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围绕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思政课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极大丰富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理论体系,也为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课程标准陆续发布。此外,国家教材委员会设立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教育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调推进机构或机制,这为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扎实推进提供了组织与制度保障。

经过不懈努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推进工作在教育目标、主题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首先,整体规划了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的思政课课程目标;其次,形成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指导思想,同时,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原则,设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再次,构建了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体系;最后,打造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教材资源库,这些教材资源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基本落实了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的规划,大体实现了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现循序渐进和相互协调原则的目标。至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基本建立了一体化推进的体系。

由于管理机制、教育理念和实现路径等还存在一些问题,大中小学德育在课程内容一体化设计、不同学段的衔接、不同课程的配合等方面,依然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分工衔接思路仍需进一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与教材在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努力,即要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把认知过程转化为自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政课教材建设和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都要深入开展;等等。

陈亮:正如您所说,管理机制的问题是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韩震:建议进一步强化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理念,建立健全国家标准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材建设规划,优化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出版、使用、评估等机制。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列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并加以推广。教育部教材局统一组织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阶段课程标准和大学阶段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或教学大纲)的研制、编写、审核、出版和使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负责所有课程教材的思想政治审议。

第二,建立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思课标准研制组和教材编写组之间密切的协调沟通机制,从制度和规范上加强不同研制组和编写组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德育课程研制与教材编写人员都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学段、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与边界,从而更加周密思考和准确把握本学段、本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教材呈现方式。

第三,加强对教材编写人员和审核专家的培训。一方面,要对教育专家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培训,让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对政治理论专家进行教育规律和教材语言的培训,使专家明白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唯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进一步加强教材编写人员与审核专家之间的有机配合,合力实现文件语言向教材语言、政治话语向教育话语的转化。

当然,除了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各部门整体效应,地方层面也可积极探索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教学管理体系。例如,上海市把教育管理部门中德育处的功能加以整合,使其管辖范围覆盖学校德育的所有学段(大中小幼)、所有类型(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大大提高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配合度,增强了一体化互动。

陈亮:教材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以思政课教材的一体化为基本依托。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韩震:教材确实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建设什么样的教材,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观,都体现着国家意志,属于国家事权。思政课教材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因此,思政课教材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安排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回应人民关切的重大问题,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有关部门和各地协同配合、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思政课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基本实现了一体化推进。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总体来讲,思政课教材的一体化建设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在思想理念还是运行机制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各阶段的区分度和衔接思路还不够清晰明确。例如,不同学段的任务分工是什么、各个阶段目前开设的课程是否有效地实现了相应的目标、不同阶段如何相互配合等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第二,各学段甚至同一学段不同德育课程在教材内容上仍然存在着简单重复等问题,包括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课程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

第三,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材部分内容在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教育规律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第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思政课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

大中小学德育教材一体化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材编写、审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思政课程体系构成方面的因素。教材编写、审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前面已经有所涉及,这里重点分析一下思政课程体系构成方面的问题。思政课内容具有一致性与综合性,这点极为关键。就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而言,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如数学可以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也可以分为代数与几何,这些内容可以在不同学段分别学习,而思政课在任何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来铸魂育人的,其内容必须保持一致性,变化的只是因学生理解水平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就综合性而言,思政课也与其他课程不同,如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属于单一学科,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中,把学科理论逻辑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即可,而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哲学、道德、生命安全等各个领域。这种“综合”并不能随意为之,既要以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为引领,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也就是说,思政课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任务,以广义的“德”即思想、政治、道德理念为引领,以一定的具体学科知识为载体而展开的。概言之,思政课要遵循“三重逻辑”,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逻辑、所涉各学科知识的学科逻辑、学生成长与教育教学的逻辑。一致性与综合性的学科特色为思政课教材编写带来诸多挑战。如果没有处理好各学段的异同,就会很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脱节倒挂;如果仅专注于各学科的逻辑,则会很容易把思政课上成专门的经济学课、哲学课、法学课;如果不考虑各学科的理论逻辑,则会很容易把政治课上成“万金油”“大拼盘”,很难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因此,对于思政课而言,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都必须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逻辑、各学科的学科逻辑,以及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逻辑有机结合起来。

从我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来看,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加强教材编写与审核的学术研究,以提高教材的权威性和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切实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教材编写与审核研究时处理好三对关系。

第一,处理好对内与对外之间的关系。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分析”的前提下,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用独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来编写教材,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处理好“道”“学”“术”之间的关系。编好思政课教材,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材叙事当中。这就需要做到“两次转化”。一次转化是“学以载道”,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机融入具体学科知识之中。除了高中必修(一)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和必修(四)中的“哲学与文化”部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框架展开的,其他内容都是以具体学科、具体知识来呈现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的。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要融入的对象,还是融入的标尺。要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衡量教材中涉及意识形态素材的是非曲直。二次转化是“学而有术”,即要把相关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思政课教材既要有学问,又要有传播学问的方法,即“术”。具体而言,就是要研究如何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如何把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进而做到润物无声地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在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同步推进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基本政策与临时性政策的界限,以保持教材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一方面,思政教材建设要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教材更新过程中及时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取得新进展;另一方面,思政教材创新要基于“硬核”理论,而不能基于政策的调整。

因此,要研究哪些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硬核”,哪些内容只是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的政策调整。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一定还要通盘考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从总体上说,办好各学段思政课都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把编写思政课教材当作学术性专业性更高的工作来对待,把理论问题转化为教育问题,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话语。为此,要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进行有序推进,依照大中小学各类课程纵向贯穿、横向互补、循序渐进、结构合理的原则,系统设计思政课教材,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读性。

具体而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性学习,在这个阶段思政课教材要重点考虑道德情感的启蒙教育,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等方式引导和启迪学生,使之萌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初中阶段重在体验性学习,思政课教材设计要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自主思考方面的体验,使之内化为习惯,从而夯实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打牢常识性基础知识,思政课教材要在提升政治素养上下功夫,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引导学生增强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重在自主开展理论性学习,思政课教材要着力打好学生理论基础,扩大学生理论视野,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研究生阶段重在科学探究,教材设计要结合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水平,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事业成长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联系起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自信心。

陈亮:有人认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是课堂,思政课教师是德育一体化落实的关键力量。您赞同这一观点吗?您认为如何才能促进一线教师实施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呢?

韩震:我赞同这一观点。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不仅需要从党和国家宏观层面上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课程教材等进行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还需要从一线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等微观层面上做好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工作,从而将德育一体化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认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是课堂,思政课教师是落实德育一体化的关键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助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呢?我认为可以从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来考虑。

从外部因素来看,要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创造实现一体化的良好环境。例如,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和交流研修机制,使不同学段的教师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在共同研讨中全面提升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研水平。当前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主动加强与“上下、左右”之间的联动。所谓“上下”,就是上下学段之间的教师交流;所谓“左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以及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另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示范教育基地中的著名专家学者,可以牵头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等。

从内部因素来看,要激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与教研活动等,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担当意识与创新精神,使思政课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责任人与重要主体。思政课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置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场域中进行考虑,即在一体化视域下讲好本学段的思政课,才能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传好接力棒”,有效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任务。

陈亮: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让我们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重要价值与时代转向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相信您分享的内容会给学界同仁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迪!

2022052716462071343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