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3年12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举办。邓安庆教授在其10卷本《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所提出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理论及其关涉的哲学基本问题成为与会者探讨的焦点。

W020231228750944996445.jpg

(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朱会晖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江畅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分别致辞。田海平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认为本次研讨会体现了纯粹性、普遍性、开放性、世界性、学术性、自觉性六个鲜明特色。江畅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改革开放以来伦理学的发展提出新构想,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付长珍指出应在“实存”所开启的中西伦理对话形式中“开新局”,提供一种文明互鉴的世界性“大伦理学”的可能前景,打通中西伦理学交融互通的路径。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及其当代意义

研讨会第一场发言中,江畅在题为“道义论的当代重构”的发言中,对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中的几大概念和原则进行反思与提问,他认为邓安庆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是在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将实存与道义有机融合的重要尝试。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围绕“黑格尔家庭伦理学与儒家家庭伦理转型”发言,他认为该著作暗含着对儒家伦理学的批评,伦理学不应该仅停留于伦理规范的阶段,还应该深入哲学层面,来探讨人类共存的机制。他赞同书中对黑格尔伦理学思想的看法,并就夫妻伦理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南昌大学孙小玲教授探讨了“存在、实存和伦理”问题,她认为该著作不只是要说明撰写伦理学通史的迫切性,而且是借写史来探讨一种普遍伦理规范的可能性,它已越出了东西、古今之别,是全人类共有的伦理。该书既对存在论提出了新解释,也为伦理普遍性(规范)提供了存在论“奠基”;它既将存在论阐释为形而上学,又将普遍规范奠基于实存之中。

  田海平在题目为“‘道义-生存’的随附性与奠基性——邓安庆展开‘第一哲学’面临的存在论差异”的发言中,认为该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对道德哲学的理解方式,其中融入了邓安庆自身对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思考。其核心的建构是对三大原则的把握,他希望能在三个原则中找到互通的力量,于三者之中达成和谐。同时,能为所建立的原则和体系做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研讨会第二场发言报告中,付长珍探讨了“道义存存,伦理之门——立人极的智慧之光”,她提出应当从中西伦理对话的角度开创新局,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一方面应当从实践出发进行贯通与创生;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伦理学一直以来在概念明晰性上的弱点,她提出,“厚概念”诠释的出现或许能为打通中西伦理互鉴、促进世界伦理学的对话提供新的可能。

  湖北大学李家莲教授发言主题为“伦理之义的情感之维”,她指出,书中认为,剥离了伦常关系、政治关系和自然必然性的自由是规范之普遍有效性的地标,然而,该地标缺乏作者描述的伦理之义的现实性、自然性、社会性等内涵,为了解决该难题,唯有超越伦理理性主义,在证成心灵的情感本性后,把伦理理性主义与伦理情感主义融合在一起。

  武汉大学杨云飞教授探讨了“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当代意义”问题,他指出,当今的伦理学存在着过度碎片化的问题,使伦理学失去其根基,而书中对伦理学词源进行的分析恰恰是为伦理学提供一个共同的安身立命之所。最后,他就书中所提“正义、自由和爱”三个原则的次序以及逻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伦理学和存在论者哲学

  研讨会第三场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分享了“读《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感想”,他认为该书的哲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史背景,是对黑格尔哲学研究方法有意识的继承和发展。“道义实存”强调把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和作为存在论者的哲学相结合,是对分裂的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反思。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学者们对于“忠恕之道”的“权力意志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批评;二是,面对道德原则发生冲突的情况,儒家伦理学是否存在着一种可以化解冲突的新形态?

  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认为,邓安庆的“道义实存论”是一种极具锋芒的伦理学立场,《道德实存论伦理学》是一本学术主张颇为明确甚至锋利的原创性作品。作者试图从第一哲学视角重新阐释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术抱负之中,主张从存在本身“跃迁”到实存之义,并在以正义、爱、自由三大伦理原则来贯通西方伦理学史的学术努力之中,其“锋芒性”还体现为他对不同伦理学形态和进路的明确臧否。该书观点鲜明,不搞四平八稳,令人印象深刻。

  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副教授发言主题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何在我们时代特别重要?”,他认为该书不仅在于它通过激活哲学史上的思想资源,为新思想提供了一个发生域,而且在于它对存在论与伦理学的关系作了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和重构,即存在的意义在于如何为自己的正当性辩护,伦理学在存在论上比存在本身更为本源。

  研讨会第四场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张霄教授在题为“对道义实存论中‘应是’/‘应在’概念的理解与反思”的发言中,肯定了《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述史意义,它不仅使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有了自己的历史,而且还纠正了伦理学史作为哲学史附庸的传统。接着,他探讨了关于道义实存论之应然逻辑的理解。

  朱会晖在题为“实践的形而上学与实践的实在论”的发言中,认为邓安庆将存在论和道义论相统一,阐明存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蕴含道义,伦理始终在历史中发挥着或多或少的作用,从而把伦理学确立为第一哲学。他重构康德实践的实在论,认为关于本体的理念进入了经验世界、通过对现实实践的影响获得实在性,经验概念实在性的验证需要实践的能力,先验认识形式的实在性则以经验对象的现实性为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超副研究员探讨了“逻辑的顺序与历史的顺序:伦理学通史的三大原则”,她主要讨论了古希腊的正义原则,以及基督教和天主教会的评价。关于恶的原则和分裂斗争的原则,她认为它们构成了存在原则,但与伦理思想所反对的相矛盾。

  研讨会第五场发言中,中山大学刘作副教授“伦理学如何有历史?——读《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有感”的报告,论述了著作从伦理学自身的角度谈论伦理学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罗列材料。角度包括:伦理学需要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伦理学的发展是逐步走向对自由自觉地的自我认识。

  湖南师范大学胡好教授在题为“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与形而上学”发言中,认为邓安庆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入手,引出他的道义实存论,并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角度进行补充。

  山东大学尚文华教授探讨了“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与绝对伦理学”问题,他认为如果在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视域中尝试给出斯宾诺莎、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伦理学,它首先需要过生存论这把刀。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与绝对伦理学在诸多内容上是交叉的,只是更侧重存在所展开的实存,或更侧重善自身的存在问题,并且善自身需要得到生存论,以至现象学-存在论的见证。

  天津大学马明副院长探讨了“伦理觉悟之艰难”问题,他认为道德哲学通史也是人的伦理觉悟的发生史。伦理觉悟之艰难首先在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欠缺,需要重建精神家园。

道义实存论的若干问题以及伦理维度

  研讨会第六场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李科政副教授探讨了“关于道义实存论的若干思考”问题,他赞同邓安庆在书中对于传统伦理学叙事的不满,认为伦理学叙事不应像历史博物馆一样,按照时间顺序做罗列。此外,他提出了道义实存论如何能够具体地贯彻到当代英美伦理学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涛副教授讨论了“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一个现代形态”,他认为该著作为中国伦理实践领域构建了理论框架,是一个具有独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思想体系。针对该体系,他的问题是:1.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是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结合,还是区别于二者而新生的第一哲学?2.道义实存论是一个能够解释古今的普遍框架,还是一个仅适用于当下的现代形态?

  深圳科技大学邓盼探讨了书中第三章德文翻译Lesung的问题。

  复旦大学钱康副研究员以“道义实存论视角下的纯粹实践理性之伦理性”为题作发言,他认为邓安庆通过“道义实存论”这个概念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元伦理学上的道德实在主义立场。而是一种在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和历史谱系的发生学中展开的对于整个西方伦理学史的剖析与重构。他基于对“伦理”和“德性”概念的理解,在邓老师对“分析伦理学”的批判中展开对于道德证成的思辨维度和伦理维度的澄清。

研讨会闭幕式

  闭幕式上,赵法生教授表示,与会学者围绕存在、道德、伦理等关键词展开了热烈且深刻的讨论,为推动当代伦理道德思想研究作了启发性的尝试和贡献。

  邓安庆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成果,认为学者们的发言精当有力、直指要点,对书中内容提出质疑或者提供的补充性论证,都以哲学本身问题为方向。他表示感激,并期待继续进行极富意义的讨论。

  此后,朱会晖向参会人员表示感谢,认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该书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进行了评析和反思,展现了中西伦理对话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本次研讨会也是跟随邓安庆十年磨一剑的执着精神和整合“古典”与“现代”以创新的方向而继续前行的一次实践。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近三十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编辑部、《伦理学术》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提供了学术支持。


W020231228751381839182.jpg

(大会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 实习编辑: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