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党群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之窗»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哲学学院、历史学院“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师生座谈会成功举办

  2018年9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联合设立的“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颁奖典礼,表彰获评“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的10位优秀教师和获评“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的10个优秀团队。9月9日,“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的获奖代表来到哲学学院与历史学院,同两院师生交流座谈。

      

  历史学院书记郭家宏老师指出,奖励“四有好老师”是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是主动担负起时代责任的举措,全体师范生和教师队伍都要向“四有好老师”学习,落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农加贵老师讲述了自己三十年来扎根农村投身教育的心路历程,历数了三十年来从学生的升学、校舍的改善到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农老师用复式教学的方法几十年来使一百多名孩子走出大山融入社会,他以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内涵。

   

  刘永胜老师指出教师作为职业选择,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选择教师作为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奋斗与坚守;选择教师作为职业,就意味着成功的人生;选择教师意味着终身学习和仁爱之心。教师不仅是奉献终身的蜡烛和春蚕,也是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不断充电的长明灯”。

   

  刘永兴老师提到一批扎根乡村的中师生为现在乡村教育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正是一种成为“中国好老师”的价值追求使教育团队的格局扩大,学校发展才能有这样的成就。要改善边区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硬件资源上要依靠投资,软件实力上依靠教师的价值追求与自我发展。

   

  蒋莉老师指出孩子们的教育需求是平等的,而教育的方式与成果是特殊的,要讲求教育的实效。蒋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教育工作者如何强化自身建设的经验,而教育这个“人的发展”的大命题,不仅要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一个系统的架构来作为保障与支撑。

   

  刘万瑚老师谈到自己所管理的公费师范生班级,表示愿意从专业能力和思想经验两个方面尽其可能帮助公费师范生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胡小溪老师从自身岗位出发,指出学生的思想建设与精神引领需要老师以身作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内涵教育需要辅导员队伍的努力工作。

    

  张永向同学与谭晶华同学从对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概念的学习收获出发,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与实践经历,表达了锤炼自身投身教育行业的心愿。

   

    座谈会由吴玉军老师进行总结,本次座谈会一方面建立了师范生与优秀教师的沟通桥梁,同时建立了高校与基层学校的长久联系,希望大家携手同心,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次大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