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党群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之窗»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党支部】问道求真,明辨探微——第52期共训班学习讨论纪实

2015年11月14日和15日,我院第52期共训班学习讨论会圆满举办。考虑到我院第52期共训班学员人数较多,为达学习讨论效果,本次学习讨论划分为三场举办,学员按年级和专业分别参与讨论不同的主题。

 

第一场:胡耀邦的一百年

11月14日下午16:30,我院2013级和2014级共训班学员参与首场学习讨论会。由于今年是已故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本次的讨论主题为“胡耀邦的一百年”。 考虑到学员对胡耀邦同志了解程度不一,讨论会伊始通过观看视频材料以及阅读前副总理田纪云同志的《近距离感受胡耀邦》,学员们对胡耀邦同志的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围绕胡耀邦同志的身前与身后,组织员叶子豪抛出了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胡耀邦的历史作用以及如何评价他以及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首先发言的是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李潘东,他对胡耀邦同志的相关经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指出了他的身上可贵的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同时也反思了面对大是大非问题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政治成熟。他的发言带动了讨论会的气氛,学员们纷纷各抒己见,从胡耀邦同志身上充分挖掘出对今日的借鉴意义,现场气氛热烈。

 

 

第二场:阅兵与中国政治

11月15日下午14:00,我院2015级励耘人文实验班和2015级哲学班同学参与第二场学习讨论会。结合近期对阅兵的热议,本场讨论从毛泽东接见红卫兵、1984年邓小平阅兵到今年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讨论“阅兵与中国政治”的话题。

 

 

 学员们首先认真阅读了围绕上述三次阅兵活动的三则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组织员叶子豪的引导下,学员们踊跃发表自己对新中国成立来三次阅兵的认识和看法,并对“全民狂欢庆典式阅兵的原因”、“阅兵的国内外目的与影响”、“阅兵对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发与疏导”有一些富有价值与启发的深入思考。其中,2015级哲学班的燕腾将所讨论的三次阅兵结合起来,认为中国民众对于阅兵、对于领袖的情绪已经在逐渐走向理性,民众对政治的情绪宣泄也趋于合理。2015级励耘人文实验班的马佳君更对“集体无意识”的大浪潮与运动式政治提出了深刻见解。整场活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阅兵公益广告《长城谣》的歌曲声中结束。

 

 

第三场:三位教师的思考

 

 

11月15日16:30,我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班的同学参与最后一场学习讨论会。与近段时间以来对“四有”教师和“启功奖”评选相契合,本场讨论主要围绕代表中国真实教育现状的三位老师展开:这三位教师分别是纪录片《高三》的班主任王锦春老师、被北大教授钱理群称为教育家的马小平老师以及“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老师。

 

 

讨论会伊始,学员们阅读了关于三位老师的材料,并观看了纪录片《高三》中王锦春老师的相关片段,引起了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共鸣。随后,在讨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交流了关于教育、教师和教育体制的想法,并思考了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和自己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蔡娜,结合王锦春老师身上所闪烁出来的情怀与担当,提出教师本身只是具有一种职能,但真正的好老师是把教师的意义超越了其职能,而视作自己的本能——出于本能的去关心学生,去爱护学生。讨论最后,学员们对于自己未来所要肩负起的一线教育重任,有一个更加明晰而又复杂的认识

 

 

本次的学习讨论既是第52期共训班学员培训的重要环节之一,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毕竟,面对时下高校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缺失、新媒体时代下价值观的过度复杂性,对于党与国家以至于社会上一系列复杂而又敏感的阶段性问题,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又应何去何从?或许,三场的学习讨论时间很短,难以真正深入国家与社会的背后,但多少能在“问题与主义”乃至主流舆论与民间舆论之间有一些清醒而独立的思考,唯有经历了思考方才知道中国应往何处去、方才会有真正的信仰。

 

                       供稿人:胡雨泽、徐子钧、林珊容、叶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