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发展社区是当下稳定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途径。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建设祖国的未来栋梁。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把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紧密结合,并实现志愿服务的常规化,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4级学硕第二党支部带领本支部党员走进社区(京师园),参与社区儿童阅览室的志愿服务。我支部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计25人,每位同志都参加了本次系列活动,进行了志愿服务。此次系列活动共分为6次,持续近2个月时间。每位同志至少参加了一次志愿服务,累积共有30人次参加。
2014年11月1日,我支部支委参加了首次志愿活动,初秋的京师园已经有些寒意,但是大家的志愿热情却温暖了这个清秋的微凉。进入京师园小区的微笑故事书屋,映入眼帘的场景和大家原初的设想有些出入。这个作为儿童阅览室的地方竟然有些简陋。但是琳琅满目的书籍摆放出来后,简陋的场地终于有了书屋的氛围。不一会儿,小区的孩子和家长陆陆续续挤满了这个不大的书屋。家长和志愿者们绘声绘色的为孩子们讲述着绘本上一幅幅生动的故事,孩子们大睁着好奇的眼睛安静的听着,不时乐的边蹦边笑,惹得一片笑声。除了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志愿者还承担着借阅登记的工作,孩子们把上次带回家看的书换回来,再把意犹未尽的书借回家看。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在忙碌和愉快中很快的度过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积累,支部支委针对志愿服务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在征询支部所有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时间安排后,为每位同志安排了志愿服务的时间,并在每次服务前对志愿者党员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在第一次志愿服务后,支部又分别于11月22日,11月29日,12月6日,12月13日,12月20日开展了五次志愿服务活动。最后一次志愿活动时,志愿者们还纷纷发挥才艺,剪纸做手工,将故事小屋装饰一新。在这近2个月的志愿服务中,我们多次受到家长和组织者的赞扬。我们的志愿服务也得到了京师园小区家长和小朋友的一致认可。
总的来说,所有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爱心,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承担责任。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作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对于支部同志来说,为孩子们讲故事也是一种全新的经历,丰富了大家的人生体验。走进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的世界,可以使得大家久居书海压力得以释放。在和家长们交流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儿童绘本都是国外的。作为师范类学校,我们的学龄前教育与国外还有差距,我们如何去弥补与缩小差距,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6次志愿服务活动全部结束后,我支部还对大家在志愿服务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反馈和评估。如我支部来自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志侯逸宁说:“参加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让我在助人为乐的同时,收获到了一份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得到了很多感悟。作为一名研究生,尽管我们身在北京师范大学,每个人都铭记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但因为并非师范专业,所以在生活中其实很难有让我们去从实践中感悟这种精神的机会。这次活动就给了我们一次锻炼的机会。尽管仅仅是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并不是真正去讲授一门课。但大家都还是希望能通过故事里内容,以及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为小朋友们传递正能量,我想这也正是实践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蕴含的精神”。同时,也有同志给出了对此次活动的建议与思考,如来自社会学专业的周丹丹同志说:“首先,这一项目的目的肯定是好的,只是在提供这一项服务时,是否还应考察当地居民是否有这方面的需要,他们所获得的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志愿者有哪些人来担任,志愿者是流动性还是固定性质,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如何保证志愿服务的连续性等问题”。这些建议对于我们之后再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常规化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近2个月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党员深入基层,加强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党员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感,还能够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营造社区“爱读书、讲文明、创和谐”的友爱氛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路漫修远,我辈当努力!
哲社新闻工作室 程远振 唐丹丹 供稿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