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故居。英国一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参加学术研讨会
9月3日,代表团前往米德尔斯堡Teesside大学拜访Mark cowling教授。Mark cowling任职于Teesside大学社会科学与法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问题。Mark cowling教授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旨趣纯粹。在拜访过程中,宾主双方首先进行了相互了解。Mark cowling教授对Teesside大学的基本情况及个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我们一行五人也分别向Mark cowling教授介绍了个人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特长。另外,为保证次日研讨会成功举行,双方还就会议日程等事项进行了最后的协商。
9月4日—9月6日,代表团在曼彻斯特大学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会场由Mark Cowling教授主持,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另有数位学者与会旁听。我院的五位教师均宣读了论文,其论文题目及梗概如下:
张曙光:《唯物史观与中国经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争论深化了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有的学者把唯物史观理解为一种解读历史的工具或历史哲学;有的学者则认为唯物史观在历史领域是极为有效的,但它所赖以展开的“生产逻辑”对人类精神的复杂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考虑,因此在“哲学的”、“形而上的”领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或可能。但是他们都忽略了具体的“中国经验”,我们应该把唯物史观与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结合起来。
吴向东:《中国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通过核心价值观而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秩序变迁中的矛盾冲突以及一定程度的混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予以引领和规范,从而消解价值观的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安顿人们的心灵,重塑社会价值秩序。在文化成为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当代中国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国家认同感,明确国家形象,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地位相应的文化软实力。
鲁克俭:《马克思与好生活》。“好生活”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在马克思那里,“好生活”意味着幸福,也意味着正义。在马克思那里,“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人的“需要”是呈序列、分层次的。在马克思那里,“好生活”是在共同体中的生活,而且自我实现的“好生活”已经超越了公平与效率的纠结,超越了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紧张。
罗松涛:《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视域中的艺术与社会》。论文主要首先讨论了阿多诺对于操控人们生活的文化工业的批判。然后论文将重点放在对于“虚假文化”(false culture)的批评上,它导致了人们的消费崇拜。文章还解读了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想和否定辩证法的内在的双面性。结论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和社会思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正是这种内在性的联系为有意义的人类生活奠定了基础。
徐克飞:《六八年五月风暴前后<泰凯尔>杂志的毛主义》。《泰凯尔》杂志的毛主义是研究法国68年五月风暴左派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泰凯尔》知识分子的毛主义运动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泰凯尔》杂志的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泰凯尔》的毛主义与反对官僚制;《泰凯尔》杂志的毛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泰凯尔》的毛主义是一种将文革时期的中国理想化从而寻求解决法国社会历史问题的做法,因而没有摆脱欧洲中心主义。
每一位学者发言完毕,其他学者与听众都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其中,张曙光老师的论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外学者纷纷向他提问。张老师甚至担当起了向国外介绍中国学术进展和中国经验的角色。会场主持Mark Cowling教授在会议结束前宣读了他的论文。他赞同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思想断裂或两个马克思的观点。尽管他是受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一书的影响而开始研究马克思,但他反对同麦克莱伦对阿尔都塞的批评。Mark Cowling教授的文章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在自由开放的气氛中进行,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各抒己见。
二、寻求国际合作
(一)访问爱丁堡大学
9月2日,代表团前往爱丁堡大学访问。爱丁堡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之一,享有“北方雅典”之称。爱丁堡大学曾经培养出大卫·休谟、查尔斯·达尔文等思想巨匠,学术积淀极其深厚。
接待我们的是Nicholas Adams教授,吴向东老师与 Nicholas Adam教授进行友好的会谈。会谈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我校学生到爱丁堡大学学习的可能性。Nicholas Adams教授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国际合作,并详尽介绍了爱丁堡大学哲学教育的体系和特色,研究生和本科哲学课程的设置,以及国际学生到爱丁堡大学学习所需要的条件。介绍完之后,教授决定与该校的国际关系处共同推动我校与爱丁堡大学的学生交流。第二,学术交流。吴老师与Nicholas Adams进行简单的学术讨论,Nicholas Adams教授赠送了两本学术著作,并表示愿意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二)访问剑桥大学
9月7日,代表团到剑桥大学哲学系访问。
首先,代表团访问了剑桥大学哲学系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剑桥大学哲学系的学科构成、课程设置、学术特色等基本情况,并打印出相关资料供我们参考。针对我们关心的国际合作问题,由于哲学系主任以及负责国际交流的老师人仍在休假,办公室工作人员向我们提供给了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这为我们日后开展与剑桥大学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然后,我们跟剑桥大学哲学系教授奥诺拉·奥尼尔(Onora O’Neill)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会谈。奥尼尔教授是国际上屈指可数的康德研究专家,她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会谈结束前,吴向东老师郑重邀请她到北师大进行短期讲学。奥尼尔教授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三、追寻马克思的踪迹
1、拜谒马克思墓
9月8日,代表团拜谒了位于伦敦城北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地。墓地为大理石砌成,马克思的雕像矗立于上端。马克思用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仍然沉浸在深邃的思考之中。墓碑上镌刻着其在《费尔巴哈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一个哲学家,马克思确实用自己的思想改变了世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导师,他值得整个人类纪念。
我们凭吊马克思不仅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再一次接受了其精神的洗礼。他为全世界人类的解放奋斗终生,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止属于他那个时代,也属于现在和将来。在其革命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会更好地把握其思想精髓,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展。
2、探访马克思故居
1851年至1856年之间曾在Dean street 居住了六年。这是一条安静的街道,当年的居民多为工人阶级。马克思当年住在三楼,楼内设有一个小纪念室。遗憾的是,周日不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参观。
在此居住期间,马克思处于人生最为艰难的时期,穷困潦倒,三个孩子不幸去世。但是,马克思以坚强的意志撰写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一批影响世界的论文,其愈困弥坚的战斗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