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2017年7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人文学院,国际价值哲学学会共同举办的 “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价值哲学国际论坛”,在意大利马切拉塔成功召开。来自马切拉塔大学、芝加哥大学、洪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加拿大女王大学、塔夫茨大学、波尔扎诺自由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米兰比可卡大学、巴勒莫大学、德鲁大学、扎达尔大学等意大利、美国、俄罗斯、德国、荷兰、墨西哥等11国家的学者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中国学者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提交论文60余篇。
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早在第十三世纪,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点燃了当时欧洲狂热的东方崇拜,对随后的新航路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六末到十七世纪初,利玛窦对东西方之间的科技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始终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重要动力,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变化着的现代世界,东西价值观对话意义重大。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学术界,有责任克服相互理解的障碍,采取建设性的行动弥合分歧。“变化世界中的价值——价值哲学国际论坛”客观上反映了这一趋势,必然能够对国际价值观交流,特别是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观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
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长、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向东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本次会议主题“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深刻反映当下世界图景和当代哲学家的任务。价值观的当代世界图景更显复杂化,其中保守的与激进的价值观并存,精英的与大众的价值观同台,本土的与外来的价值观交织、宗教的与世俗的价值观纷争。变化着的世界和价值观的变化、交融与冲突,召唤着当代哲学家们。我们如何在哲学层面上理解这一快速变化着的世界?我们能否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价值来规范这种变化,引领这种改变?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孔子提出了“大同世界”;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类“永久和平”。今天,我们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利益共同体,也是价值共通体。它要求尊重价值与文化的多样性,也强调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可以交流、对话和互鉴,并因交流而理解,因对话而开放,因互鉴而融会。一带一路,意味着使世界人民紧紧相连,不仅在经济、政治、社会上紧紧相连,也意味着在价值与文化上紧紧相通。
国际哲学联合会秘书长Luca Maria Scarantino教授在致辞中对此次会议的重要性的表示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国际哲学联合会对北京师范大学和马切拉塔大学的组织筹备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在全世界每年都有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几千人死于战争、暴力、虐待和难民危机的情况下,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价值观,能够为更好地从文化、经济、社会、科学、政治、宗教信仰等领域处理不同种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提出价值观层面的解决方案,促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消除狭隘极端价值观的威胁,为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他对中国同行在这一面的贡献表达了充分赞赏,并对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充满期待。
在大会主题报告阶段,意大利安波罗修图书馆的Pier Francesco Fumagalli教授以“文艺复兴及其他”为主题,从文艺复兴中欧洲相关艺术、美学以及伦理价值等文化范畴方面,进行了东西方文化共同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德顺教授以“道德独断主义的终结:基于‘电车问题’讨论桑德尔的正义观”为主题,考察了中西方学者在回答桑德尔提出的“电车问题”时的理论得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Alexander Chumakov教授以“全球化和共享发展:当前的几个问题”为主题,认为多元主义所主张的各文明之间的高水平的互动和富有成效的对话是应对“软实力”局限性的一种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笑敢教授在“容纳万物:一种老子式的宽容观”的报告中指出,“自然”是老子哲学核心价值的最高原则,为文明社会和整个世界提供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自然秩序。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的Roberto Mancini教授在“作为伦理转向的可持续性”的主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跨文化的范式,伦理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此外,复旦大学冯平教授、马切拉塔大学的Alberto Febbrajo教授、洪堡大学的Ugo Perone教授、美国丢薇尔大学的John Abbarno教授、芝加哥大学的Dan Brudney教授、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马俊峰和龚群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也做了精彩报告。
在“价值哲学”分论坛上,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哲学的变迁——以政治哲学为例”的报告中认为,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中,马克思主义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市场制度的批判者,而是兼具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和为市场制度提供规范的双重功能。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Sèlusi Ambrogio教授对当代中国小说家阎连科“魔幻现实主义”进行了哲学分析,将小说的诗性力量与神话解释学进行了对比研究。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在《<资本论>与<大纲>之间的逻辑对立》的主题报告中认为,支撑这两个文本的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构架,决定了这两个文本在逻辑上的重大差异。美国塔夫茨大学Lydia Amir教授在“一种纯粹的喜悦:斯宾诺莎论欢笑与快乐”报告中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7世纪的哲学家都将欢笑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斯宾诺莎赋予欢笑以一种认识论的作用。意大利波尔扎诺自由大学的Supakwadee Amatayakul教授在“作为人类所必需的关怀:亚里士多德及其呈现方式”中认为关怀伦理本质的关怀性工作可以为社会正义提供有力支撑。北京师范大学罗松涛副教授在“个体生命与道德法则的辩证法——论阿多诺非同一性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报告中认为,阿多诺从否定主义的最低限度出发,改写了康德形式化的绝对律令,探索了奥斯维辛之后正确生活的可能性。
在“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分论坛上,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Nina A. Dmitrieva教授在分析了 “俄罗斯变化着的启蒙概念”,认为由沙皇和教会发起并支持的反启蒙运动,仍然可以在当代公共话语的一些领域中找到。北京师范大学吴向东教授分析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一种从抽象到具体,从革命到建设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逻辑。马切拉塔大学 Carla Danani教授分析了“处所、价值观与责任”的关系,强调责任作为“能够有意义”("sense-able")生存的维度。北京师范大学郑伟副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启蒙的内在逻辑及其挑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值观启蒙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强昱教授分析了 “早期道教的性观念与婚姻态度”,认为道教自创立以来,从未将正常的生理本能的满足视为洪水猛兽,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北京师范大学王楷副教授分析了“荀子对道德基础的理解及其当代伦理学意义”,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为工具,认为情感在荀子伦理思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力图建立儒家伦理和西方美德伦理学的沟通模型。
在“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马切拉塔大学 Diego Poli教授从语言与理解、界限与全球化、交往与协商分析了“语言和他者的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的田海平教授在“核心价值观:何种‘德’以及如何‘得’”的报告中,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认同之德”,其表达方式是由价值描述(国家之德)和价值规范(社会之德、公民之德)两个层面来回应现代性价值认同问题,以使社会之德、公民之德、国家之德内在一致。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的Emanuele Banfi教授在“希腊、拉丁以及欧洲认同和(古)中国以及东亚与东南亚主要语言的认同:一种可能的比较”中认为,大多数的欧洲语言基于共同且唯一的印欧语系家族,然而大多数的东亚和东南亚语言至少基于四种不同的语言家族——汉藏语系、侗台语系、南岛语系以及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北京师范大学王小伟分析了互联网内嵌的价值观,指出网络本身并不是中立的工具,其内在嵌入了一种自由的观念。马切拉塔大学Francesca Chiusaroli教授在“网络传播中的语义百科全书和普遍主义范式”中认为,因特网的出现改变了数据的分类方法和知识的一般组织方式。由常用词汇和百科全书所代表的字母顺序传统观念,现由基于语义的网络取而代之。陕西师范大学袁祖社教授在“‘共享发展’的理念: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中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其为全球治理和善治目标的实现,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所贡献的卓越的、具有文明新高度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7月14日下午,马切拉塔大学前校长Luigi Lacchè教授、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前会长、中心理事江畅教授、John Abbarno教授、马切拉塔大学组委会主席Filippo Mignini教授先后致闭幕式总结发言。他们均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出了高度赞同和祝贺,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在规模和学术水准上都堪称一次国际价值观交流和研讨的盛会,对推进全世界范围内价值观的了解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引起国际价值哲学界的热烈反响。会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Alexander Chumakov教授、国际哲学联合会秘书长Luca Maria Scarantino教授等专家学者纷纷发来贺电,对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对以后的深度合作和后续交流充满期待。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