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

会议纪要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成果鉴定会召开

20223129:0013:00,“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成果鉴定会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廖申白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向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著名学者组成的专家团队汇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成果。经各位学者细致地鉴定和充分地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果符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要求,同意结项。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于主楼A802会议室举行。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何老师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了专家组成员,课题主持人廖申白老师介绍了哲学学院、师大科研院的与会领导、老师。

会议伊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吴向东院长回顾并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对北师大哲学学科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帮助,他表示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贡献的非凡智慧对课题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吴老师对课题进行到结项环节表示了祝贺,并感谢廖申白老师和他的团队长期以来的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廖老师的学术精神激励着学院的老师与学生,为学院的文化建设树立了榜样,对学院的重大课题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课题的完成过程和廖老师在完成过程中展现的精神,对我院后续的在研课题而言是一次激励和宝贵借鉴。

接下来,会议进行到现场陈述环节,课题主持人廖申白老师介绍了立项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情况。项目于201311月正式立项,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4年到17年进行的初步分工与研究,在此阶段,项目计划经历了各种变动调整,初步确定了以人物(含学派、时期要素)为第一线索、以问题为第二线索,每位撰稿人在希腊罗马伦理学的背景下对所承担的哲学家、思想家的伦理学思想做独立的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是17年至21年的撰稿阶段,共有十多位研究者参与了撰稿,每个撰稿人认真完成所负责部分的初稿并在基础上通过与负责审读的编辑组成员进行交流对初稿进行认真修改。在20年夏,项目的基本成果《希腊-早期罗马伦理学研究》三卷本各部分先后完成初稿,项目成立此多卷本的编辑组,编辑组成员对文稿进行认真审读,并做了统一体例工作,最终于21年底完成了初定稿的撰稿和上传申报。课题组的第二项工作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五章的翻译与注释,这部分主要由廖申白老师完成,译注进行到第三卷第五章,是因为该部分构成了《尼各马可伦理学》原理的基础。这项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5年到12年间廖老师和学生们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阅读学习,这一阶段为翻译注释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由12年延续至15年,廖老师在参加阅读的同学的帮助下,整理形成了附带词语注释的希腊文、英文、中文三栏文本;第三阶段是文本的注释工作,从16年到18年,退休后的廖老师笔耕不辍,专注于推进这项工作,逐句逐短语地进行了语言和内容的注释。课题组的第三项工作是《修辞术》翻译与研究,这项工作主要由何博超老师完成,分为翻译译注和研究两个部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与第二项工作共同构成了三卷本先期的文本研究工作。截至21年底,课题组总体完成了上述三项成果,共撰写200万字,发表论文58篇,有关著作和译作24部。

在说明了研究工作进行情况的之后,课题组对三项研究成果分别做了简要汇报。王江伟老师对《希腊-早期罗马伦理学研究》三卷本进行了说明,到目前为止三卷本包含三部分,一是前苏格拉底时期与智者运动中的人文研究;二是古典时期的伦理研究,三是希腊化时期以及早期罗马时期的伦理研究。王老师指出,在主要观点方面,因为该成果作为学术研究文集,由各个撰稿人的独立研究构成,所以表达的是作者们独立的学术见解,但是就三卷本的划分以及总体的呈现也含有四方面的共识。第一方面的共识是,希腊哲学与伦理学相伴产生,作者们在进行伦理学思想研究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包括自然哲学在内的其他思想的研究;第二方面的共识是,主要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在内的主流苏格拉底学派奠定了理智主义伦理学的基本传统范式,强调寻求事物所是或定义的方式来把握事物的自身或真实。第三方面的共识是对小苏格拉底学派伦理学特质的大致的把握,小苏拉底学派中的各个学派从苏拉底的伦理学说走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各自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不及与之同时期的柏拉图。第四个方面共识主要是关于时代的断分,目前是以希腊哲学与希伯来宗教思想相互交汇的时期,来断分希腊化罗马时代与而后的基督教时代。

廖申白老师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五章的翻译与注释工作进行了介绍。这部分译文与前一版相比,有很大的变动,并且给出了英文的对照译文。在参阅各个版本的译文时,廖老师发现,很多高质量的英语译文没有考虑译文与希腊语的同构和术语译名的统一,这是因为它们对母语为英语的读者不构成障碍,故英文版的翻译不需要特别考虑,但是语句尽可能同构和译名尽可能统一对于中国读者而言非常重要,廖老师在翻译的过程中面向母语为汉语的读者优先考虑了这两点。因此从理解希腊文和英文关联的角度考虑,给出英文译文可以对中国读者理解文本提供帮助。此外,廖老师还希望通过页下注释的方式来帮助读者从语言上理解原文,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从语句类型到短语结构再到语词词性的各个层级的全面细致分析,可以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学习研究者理解原文。另一方面,书后注释则主要针对内容上的理解,它包括术语注释和语句注释两部分,前者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专业术语的基本含义、基本解释和与之关联的重要概念,后者逐句注释了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分析了每句话的意图、与上下文的关联以及与其他重要文献的关联。最后,廖老师表示他很欣喜地看到这部分工作纠正了之前译本中的一些错误,并希望能以此为基础,完成整本《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的修订工作。

何博超老师委托项目组成员王江伟介绍了《修辞术》的翻译与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包含研究和译注两个部分,其中译注部分又细分为翻译和释义两个子部分。翻译部分从古希腊文入手,对全书的三卷六十章进行了全译。释义部分从字句阐释和义理分析入手,对全书进行了详注,译者以脚注的方式结合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对每一个自然段落进行了阐释。研究部分以梳理修辞术相关的文献问题和哲学问题为目标,集中处理了修辞术的内在结构,力求把握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哲学本质。何博超老师将该研究成果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该成果不局限于修辞学角度的研究,还力图从语言逻辑学、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把握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第二,该成果触及了哲学与修辞术之争,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提供了处理意见(也即信念)与真理对立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提供了一种避免两者绝对对立的可能性。第三,该成果对修辞术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最后,何老师指出,随着媒体的发展,修辞术与真理的对立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突出。对修辞术在当今传媒环境下的应有目的,以及对修辞术所可能存在的目的上的褪变、手段上的滥用、运行方式上的偏离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当代人走向良好生活关系重大。

在课题组现场陈述之后,会议进行到专家评审提问环节,来自线上线下的专家组成员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北师大科研处和项目组的邀请表示感谢,并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要求提出了各自的评审意见。

徐开来老师指出,本课题项目成果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深入研究希腊-早期罗马伦理思想史的多卷本论文集性的断代史著作,对国内的伦理学和西方哲学的研究,都有积极的推进意义,徐老师从四个方面概括了研究成果的突出特色:一是从全书的风格来看,它既是全景式的展现,又是专题性的研究;二是明显地以哲学,尤其是第一哲学,作为这部伦理思想史的基础;三是以问题为牵引;四是理论研究与文本译注相结合。按照结项要求,徐老师对项目成果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总体风格上,三卷本的一、三卷为断代史风格,第二卷为论文集风格,需要进一步统一;二、内容取舍上,第一卷的前苏格拉底部分内容偏多,而智者运动与哲学的伦理学转向部分则偏少,没有揭示出伦理学转向的复杂背景;三、因本书以第一哲学为基础,所以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著作的某些内容没有充分地展开正面讨论,如公正和友爱部分;四、文章体例有待进一步统一。

王晓朝老师评价到,课题的三项成果中以三卷本最为厚重,该成果的基本内容是系统研究早期希腊至早期罗马的伦理学思想,深入诠释相关史料,评价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的学术地位。王老师认为该成果属于断代伦理学史的范畴,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力图推进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在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和创新。在此基础上,王晓朝老师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分期问题,作者未提供充分的分期理由;第二点是“Being问题”,关于此问题,中国哲学界存在着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争论,该作品在涉及此争论的时候采用了其中一种译名,而未做出详细说明;第三点是,少量章节对语词的分析冲淡了理论分析。

邓安庆老师对项目成果的丰富宏大表示赞叹,对廖老师的团队经长期而艰苦的劳作而为学界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古希腊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其成果的推出能深入推进国内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从题目上讲,本项目以伦理学为题,更加专业化,但同时也具备了综合性研究的视角,不局限于狭义的伦理学,而是与古希腊哲学史建立了深入联系,这种联系得益于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作结构,及对核心问题与学派性质的综合把握。所以,该成果在不同作者突出了各自研究优势的情况下,呈现出宏观视野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哲学史的研究与经典注疏翻译研究的结合的特点。同时,邓老师也指出了项目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作为伦理学史的主脉络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对哲学史上存在的关于智者学派对伦理学转向的意义的争论,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更明确的结论。

江畅老师把项目的创新特色和建树概括为六个字:“全”,项目成果全面,对一些以往没有系统研究过的思想家和重要人物的伦理思想做了系统性的阐述;“博”,旁征博引,引证和分析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深”,项目研究的所有学派和思想家都在国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特别是大量的注释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深度;“细”,该成果的研究十分的缜密细致,对思想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做了细致的阐释;“实”,该成果忠实于思想家的原意,不妄加剪裁,内容详实厚重;“真”,研究内容信度高,真实可靠。江老师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质量好、分量重、研究难度大、学术价值高,深化扩展推进了古希腊罗马伦理思想研究,对接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给新进入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江老师还对该项目提出了以下建议:一、题目名称上,叫“伦理思想研究”可能比“伦理学研究”更恰当,因为早期思想未成系统,不能贯之以“学”字,另外,现在国内对这一时期的一般叫法是“古希腊-罗马”,如要做出变动,需进一步说明;二、第一卷在伦理思想上略显单薄,建议把柏拉图部分移至此卷;三、三卷在重要概念的使用上应进一步统一,如第二卷用了“美德”,而其他两卷用了“德性”;四、参考文献的编排上,可以某种标准进行排序,方便检索;五、“美德即知识”的译法可能存在问题,或可译为“德性是知识”。

聂敏里老师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项目成果体量大、覆盖范围宽、论述深入丰富,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课题组充分借鉴并推进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许多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对国内古希腊伦理学和古希腊伦理学史的研究有重大价值。聂老师在评议书中提到该研究成果需注意以下问题:一、三卷风格、体例不够统一;二、研究主题上需进一步聚焦于伦理学主题;三、部分章节的写作质量有待提升。除上述三点外,聂老师还讨论了一些具体问题:一、断代问题,三卷本中需对断代问题进行说明;二、引论部分对古希腊历史、神话、戏剧的讨论所依据的文献不够权威,缺乏说服力,另外关于古希腊世界三分的观点尚存争议;三、智者学派部分没有聚焦于伦理学主题;四、柏拉图部分没有涵盖和突显其伦理思想的整体性;五、团队合作上,不仅要注意发挥专长,也要注意避免短板,删繁就简、统一体例。

詹文杰老师着重对翻译作品进行了评价,他认为《修辞术》的译注和研究工作优点明显,它在直面古希腊文的基础上,参考现代英文的翻译,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注释,细致深入地进行了注解和研究工作,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大量的文中注可能影响中文读者的阅读,建议采用全文对照等方式进行优化;第二,译者保留了直译风格,在一些语句上可能显得生硬,建议参考现有的优秀外文翻译成果;第三,注释在详细之余有略显繁琐,建议把注释重点放在思想内容上。詹老师高度评价了《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工作的细致准确和译者十年如一日地治学精神,并对“活动”与“实现”这两个词的古希腊文中的其他可能含义展开了讨论。在三卷本方面,詹老师对前面几位专家的评价表示认同,并建议在各卷开篇或结尾增加以问题为中心的线索梳理,及对柏拉图卷再进行适当调整。

何怀宏老师总结了专家组各位老师的评价,指出项目成果还存在一些待改进的问题,并对项目成果出版前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增加政治伦理研究等建议。何老师认为,尽管存在瑕疵和待改进之处,但无论是从外国哲学这个领域看,还是从全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全局来看,该项目成果都达到了优秀的标准。该项目从选题到研究方法都具备很强的学术性,对伦理学领域的问题做出了新的系统分析和概括描述,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观点,作者试图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作新的诠释。从可靠性、逻辑性和规范性上来说,达到了内容完备方面的要求。250多万字的厚重成果在学术价值方面毋庸多言,而在社会价值方面,它通过回溯轴心时代的精神和道德创造来重新审视现代的问题,这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在短暂的茶歇后,会议进入了课题组答辩环节,课题主持人廖申白老师对各位专家的问题进行了回应。首先,在断代问题方面,廖老师指出,由于断代问题的复杂性和引论部分的篇幅限制,课题组淡化了这一问题的处理,选择采用“希腊-早期罗马”这种特殊的提法,这也与本项研究不涉及希伯来传统的教父哲学有关。对于江畅老师的建议,廖老师表示,他愿意考虑用采用“希腊-罗马”这一传统提法。对于王老师、聂老师关于进一步说明断代理由的提议,廖老师表示会在引论中增加说明,但受篇幅所限,这一说明将比较简略。第二,在“伦理学”还是“伦理思想”的名称取舍方面,廖老师认为它与聚焦伦理学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以伦理学为中心主要是指苏格拉底开始的重要人物思想研究,而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甚至是把荷马和赫西俄德纳入到研究中来,主要是为了提供引出后面伦理学发展的思想背景。廖老师表示正在考虑接受江畅老师的“伦理思想”提法的建议。第三,关于聂老师提到的引论中的争议问题,廖老师指出关于希腊人先祖起源,现在的学界还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看法,没有可靠的文献依据,因此他同意聂老师提出的引用文献不够权威的批评,并倾向于取消这部分的个别不可靠说法。而对于三分世界的说法,廖老师表示会考虑在文中增加这是撰稿人个人意见的说明,或将其放到脚注中。第四,关于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的问题,廖老师认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是为了强调人物线索,而在开始介绍每个学派的人物之前安排一个总论的处理使它并不排斥学派的线索。这样一种安排的问题是一些篇幅小的人物的二级标题下面内容会比较少,而好处是方便读者,读者通过回看目录马上能找到哪位思想家说了什么问题。第五,在自然哲学的问题方面,廖老师指出,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诗人和自然哲学家的思想纳入进来对后面的研究是有帮助的,他们从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好坏引申出一些道德的劝告,而这些思想对之后伦理学发展的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自然哲学部分的伦理学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引出道德劝告的原因。第六,在形而上学方面,关于某些部分“太哲学而不够伦理学”的问题,廖老师做出了回应,他提到写作亚里士多德部分时,有一个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构想,因为亚里士多德谈到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本原的“是”是自足的,这种自足就是善。因此谈本源的善就有两种方式,一是基于范畴的方式;另一种是基于能和实现的方式。廖老师进一步解释了他的构想:人的本原“是”的“善”,就像他的本原“是”一样,也是要通过“范畴的”和“实现的”这两个方式来谈,所以在这一部分,伦理学与形而上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最后,在文本翻译的问题上,廖老师谈到,“信”和“达”是翻译工作者的两个基本目标,追求“雅”要以满足“信”和“达”为前提,基本术语翻译方面,一词一译的翻译方式会有损失,他倾向于尽量保持统一,并在注释中做出说明以弥补这样做的损失。

在课题组答辩环节结束后,专家组组长何怀宏老师宣读了“专家组鉴定意见”的初稿,并与专家组成员进行了讨论,专家组成员经讨论后形成了统一的鉴定意见,他们认为,该项目经过8年研究,形成了丰硕厚重、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将成为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和深入研究古希腊罗马伦理学的多卷本著作,项目将全景式研究和专题式研究相结合,涵盖了古希腊至早期罗马主要学派和哲学家的伦理思想,对每个专题都有细致深入的阐发,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新的认识。该项目将伦理学研究和哲学史研究相结合,前提科学,资料详实,方法恰当,逻辑清晰,将有力地深化扩展和推进国内的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史的研究。作者在原文的基础上,非常细致和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解释,为后来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和思想资源,对解决现代道德问题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最后,在庄严而又温馨的氛围中,专家组长何怀宏老师宣布本次会议圆满结束。各位专家学者对廖老师的学术精神表示尊敬,并再次祝贺课题组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对各位专家学者为本次会议做出的宝贵贡献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撰稿人:刘同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