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热点关注

韩震: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2022425日,习近平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1]这既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高校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任的重大嘱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人数最多,且担负着培养后备力量重任的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理应发挥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科学研究、资政育人、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1、强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

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尤其表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另外,高校在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研究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互鉴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桥梁或“转换器”的作用。但是,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经济社会实践相比,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国际传播等方面,还有许多脱离实践、落后于时代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不能像党和人民期待的那样更加充分地发挥理解时代、引领未来的功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记党和人民的期待,牢记习近平的嘱托,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中,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作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让高校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让高校师生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

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决定事业的性质,决定未来的愿景,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人民立场、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领域和发展全过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师生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深入研究阐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把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紧跟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步伐,深入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动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需要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只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意识形态性质比较明显的学科而言的,而其他意识形态色彩看起来不浓的学科即使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能够正常发展,所以没有必要强调;另一方面,也有人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忽视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即不管学科认识规律和特点,采取贴标签、喊口号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强化对自身学科知识认识的引导,提升学科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前一个方面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多余的“意识形态赘物”;而后一个方面则是简单庸俗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甚至出现一些“低级红、高级黑”的现象。实际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及规律,并且确立其追求真理、服务人民、促进文明、造福人类的价值取向,这需要艰苦的思想理解和方法领悟,需要在不同学科的具体研究中与具体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与具体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相结合。

其次,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就必须面向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面向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面向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的逻辑归根结底必须服从实践的逻辑,研究必须以现实中的真实问题为导向。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P342)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习近平对哲学社会科学应该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明确阐发。他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1]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仍然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现象。譬如,缩身于“象牙塔”内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闭门造车者有之,从国外理论中寻找某些原则不顾中国现实而进行生搬硬套者有之,不接触社会实践而热衷于说空话套话的无的放矢者有之,不研究实际问题而只是无病呻吟者有之。是的,哲学的确需要艰苦的思辨,但是哲学思辨必须以时代问题为对象,在原有思想材料的前提下凝练出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的思想观念;历史学需要艰苦的文献梳理,但是,唯有从人类文明的现实运动中,才能发现历史理解的深刻意义;社会学的确需要理论的阐释,但是没有坚实的社会调研和数据支撑,很多理论只能算是海市蜃楼般的幻影;经济学的确需要数学模型,但只有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和解决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才是人民所需要的。当然,不能庸俗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不是让学者都“下放”基层,与一线工作者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学者应该对现实问题保持敏感,能够抓住并且解决实际问题或真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也不是在研究中随便举例式地解释各种现象,而是通过长期的关注研究纷纭复杂现象和过程背后的规律。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举例式的阐释往往跟不上现实前进的步伐。无法前瞻性地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把握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研究的起点必须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的过程要看事情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以已经有的结论为依据,研究成果的评价要用实践的标准来衡量其价值。

再次,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还必须努力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增强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扎根中国学术资源的沃土,把握中国的时代问题,阐明中国精神的深邃要义,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现代知识体系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虽然经过艰苦的转换,但“舶来品”的痕迹仍然存在,而且越是新的学科这种痕迹就愈加明显。在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笔者看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文化传统根基问题。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没有自身的文化根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定没有生命力。这就是说,在研究当代中国的问题时,我们不能离开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理解当代中国精神和文化,不能离开中华文化的传统。在研究当代中国问题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将这些问题同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譬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应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历史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当然,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将其转化为对当代有价值的新形态。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解决中国本身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以他人完全不同的经验或结论解决自己的问题。狄百瑞认识到,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就在于与其他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毛泽东的观点来自……中国经验——即从那些在大地上劳作的人们并具有从土地上多少世纪务农、勤俭、自助和互助、生存竞争而产生的种种美德与力量那里所学会的各种实际课程里”。[3](P103)狄百瑞的看法,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唯有来自实践的认识或思想,才能引领实践过程。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要根据中国自身的实践结果加以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科学的评价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

最后,高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仍需要继续扮演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做好中外各种思想和理论沟通的桥梁。正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哲学、历史学等学科,要下大力气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在漫长的文明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也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中国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和传播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追赶世界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步伐明显快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总体上说,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强我弱”的态势仍然明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发声不够,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的。在国际学术界,我们往往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与中国在货物贸易上的强势发展相比,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处于“三差”状态:学术观点和思想观念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国外特别是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思想观念软实力和国家硬实力的“落差”。这“三差”既让我们看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差距,也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不能简单重复以往历史,也不能仅仅成为国外版本的中文翻译版,同样不能仅仅用现在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的东西。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解决中国实践提出的问题、回应世界遇到的问题、阐明人民亟须理解的问题,把握时代提出的问题,从而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引导。

 

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质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许多学者都在预测中国的崛起。实际上,从上个世纪末就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看到这种前景。例如,美国汉学家詹姆斯·汤森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将实现全球力量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这种现代化进展得愈深入,21世纪将成为‘太平洋世纪’这一点就会愈加清楚……中国将在太平洋中心的秩序中占有主要的地位,这样一来,中国就可再度把自己这个国家看作是世界的中央王国。”[5](P361)但是,美国学者担心中国会成为美国那样的霸权国家,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观点则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国,这也是西方学者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精神的某种表现。但是,如果中国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即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应该走进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成为世界学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引导力量。

要成为世界发展的引导力量,就必须有自主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依照别人的知识逻辑来裁剪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按照别人的体系框架搭建自己的思想结构。习近平说得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中国的知识体系在古代曾经领先于世界,但那时的知识形态总体上是经验形态的,而近代原理形态的知识或演绎体系崛起时,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因此西方知识体系就成为我们学习借助的“拐杖”。中国要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真正从创造和创新的意义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就必须能够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贡献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更加具有普遍的内涵,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与语言形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所研究的内容也涉及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利益与情感的因素。因此,不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已经内在地蕴涵了知识生产主体的特殊视角和思维逻辑。譬如,目前建立在西方知识体系基础上的许多社会科学的思考,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这是难以克服的框架性限制。西方线性的思维逻辑,很难理解中国要素之间关系的整体性有机性思考成果。许多西方概念也许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可能与中国本身的问题不一定匹配,这就要下大力气凝练中国自己的思想文化术语、学术观念和理论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中国古籍和经典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次,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应该是回到过去的中国,而是面向未来的世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面向未来。只有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够去思考更加宏大的世界,让思考不仅局限于自我”。[6](P309)例如,“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到今天的五年计划(应该译为“规划”——引者注)都非常恰当地整合了现代战略和制度”。[6](P316)渥克指出,“尽管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它促进了经济增长,给国家赢得了声誉”。[6](P317)由此可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能简单地回到中国原有的体系,而是要以原有的根基作为起点,形成更加能够解释现实和创新未来的观念思想体系。为了让自己理解未来的趋势,我们必须摆脱既有理论和概念的约束;同样地,如果我们要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我们就必须摆脱西方理论强加给我们的约束或偏差性引导。

最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是排斥外来知识体系,而是要用自己的框架批判地吸收外来的知识要素和思想资源。要在学习借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摆脱其特殊形式和特定偏见的束缚,就必须基于我们的自主知识体系加以分辨、选择和重构。正像人类社会在开放中才能有活力,知识体系也应该在开放的状态中成为不断创新拓展的体系。一方面,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以自己的概念重塑事物本身的性质,如西方人称东亚为“远东”,那么我们显然不能如此理解,因为我们不能在自己站立的地方或自己的家园里反而感到精神空间上的“疏远”;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将世界有意义的思想观念变成我们思维的环节、知识的要素,将它们消化改造后构成我们知识体系的材料。唯有更具包容性的知识体系,才能成为更具解释力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孤芳自赏,也不能孤立于世界。而是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总而言之,正如习近平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2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自主知识的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让新的知识体系更好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关高校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道路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自然环境的差异看,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是分布在地球不同地域上的民族回应自然环境挑战的结果。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必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塑造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必定会构成不同的文明样态。为什么欧洲人更倾向于向外扩张,而中国文化则显得更加内向,这显然和中国与欧洲的生产条件以及文化传统不同有关。就如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指出的,“农业中国专心致力于土壤的精耕细作、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社会的内部控制,与历史上扩张性的西方”非常不同。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形成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经济上,西方的根基在于地中海与西欧的海上经营,军事上在于诺曼人的征服,而精神上则在于闪族宗教预言的千年福王国的观点”,向外传教意识非常强烈。因此,在狄百瑞看来,中国在精神上是“向内部去观察”的,而西方则是“向外部去观察”[3](P72-73)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西方文化是向外拓展型文化,而中国则是向内拓展型文化。这种差异性不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只是就此证明作为知识生产场所的大学肯定有不同的传统背景和文化基础。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民族文化的特性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因而在高校发展上作用更加显著。无论如何,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当然不能只是简单以欧美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中国发展的需要,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国现代大学自出现以来,就与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扎根中国大地,这是中国大学的力量之所在;体现世界一流,这是中国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的命运肯定与中国人民持续奋斗的民族复兴事业密切相关,因此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在于我们自身的条件,但是,这种发展条件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因而中国未来发展必定与世界的或全球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大学一方面要回应中国的时代性问题,让自身成为中国人民持续奋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要回应世界的时代性问题,从中国的角度为世界百年变局问诊把脉,提供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在某种意义上,文献资料是哲学社会科学“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各大学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让大学成为学术文献信息平台,更好地发挥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哲学社会科学“生产力”中,人是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因素。习近平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必须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可以说,一所有一大批国内著名教师的大学,那就是国内一流大学;一所有一大批世界范围内著名教师的大学,那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要靠人才。鉴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我们必须走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要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1]大学应该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具有特殊的规律,需要更加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高校要积极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以人才为本,信任、尊重、善待、包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要赋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更大学术研究课题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让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大力培养使用具有战略头脑的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学术研究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强的学术大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大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成长梯队。支持一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养造就大批未来发挥领军作用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师必须有爱心,这种爱心是对青年、对未来的无限寄托。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在进行知识传递创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是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未来希望在青年,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在青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也在青年。习近平对青年一代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强调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青年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明能力,还应该具有引领时代精神的思想和价值观。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狄百瑞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M].何兆武,何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5] []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6] []米歇尔·渥克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M].王丽云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