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讲座纪要】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讲座(一):孙向晨教授“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讲座成功举办

5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学术讲座正式拉开帷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以“何以归家——现代性的救赎”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田海平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阳教授、我院王楷教授进行评议,北京大学靳希平教授、我院朱会晖副教授参与讨论。


图片12.png


孙向晨教授从八个主要方面展开了“何以归家”的讲演。一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家”。“家”之为哲学问题,必须着眼于其作为人类生存的根基性、普遍性、结构性的特点,揭示其对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以及其结构的独特性。作为哲学问题的“家”并不只是指涉一种社会的现象或组织,而是某种哲学意义上的生存论结构。“家哲学”讨论的是家这个哲学母题本身,它不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个体得以成立的前提。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样态,是所有人得以存在的前提。它作为某种生存空间在人类历史上固然有其多样性,但同样具有规定性。二是现代性为什么建基在“离家”的基础上。“归家”意味着有一个在先的“离家”过程,近代以来受现代性冲击的中国人最先的冲动就是“离家”。“离家”的过程使“个体”得以成为“个体”,而“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正是现代性的支柱。现代“个体”是在基督教的“离家”中孕育出来的,经由路德、黑格尔、笛卡尔、康德等几代哲学家的奠基,使“个体”成为一种主体性哲学。“个体—主体”哲学对现代性建构有积极意义,建立起“个体”的理性、平等、自由、人权等现代文明的基本特质。同时传统“家”的观念遭受冲击,“家”的生存论结构在现代性逻辑中也被“隐没”,“家”的理念“沦陷”,“家”的逻辑得不到彰显。因此,“离家”无论中西都是一个现代性社会的基本特征。三是“个体-主体”哲学具有虚无主义的危机。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个体-主体”的各种“欠缺”在现代语境下渐次展开,“上帝死了”以后,支撑“个体”的普遍性维度全面塌陷,存在主义哲学彻底揭示出“个体”背后的存在面目:孤独、荒谬、冷漠、虚无等生存论特征。近现代建构起来的“个体-主体”哲学在生存论分析之下呈现出一派“幽暗”面目,展示出一种虚无主义前景。现实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不承认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或者社会维度。拯救现代性不能在西方现代性的困局上修修补补,而要回到现代“个体”的根基处重构现代性框架。四是汉语世界对“救赎”的独到理解是“回归”。与西方的宗教性理解不同,汉语世界对“救赎”的理解去除了其预设的神恩,不是靠神恩复合神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在天地人三才的“一体世界”中,通过不断地回溯其源头来荡涤生存的苦难与建构生命的意义。源自西方的二元结构中,始终潜藏着对于“救赎”的期待;而源自汉语世界的“一体世界”,始终存在着十种“回归”的动力。个体不仅在自身之中寻找救赎力量,而且要在“家”这个最源初的生存论结构中寻找修复自己的力量。“归家”是现代性救赎的重要方面,中国能给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回归路径。五是作为文明论范畴的“家”。“家”的理念在汉语世界形成了一种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体系。在精神层面,它发展出宇宙论、德性论、心性论与历史论;在社会政治层面,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构;在日常生活层面,从语言、节日、家规家训、礼乐制度等方面发展出最为丰富的文化形式。当代中国学者提出“家哲学”就是要汲取传统的思想资源,直面现代处境,致力于为现代人建设一个精神家园。六是“家”在现代哲学中的回声。黑格尔从情感角度发现了个体的非自足性和依恋性,用“爱”拯救个体的局限。海德格尔从人的生存论角度去解读现代人“无家可归”,通过情绪的向来被给予来揭示“此在”的存在状态,他把“归家”理解为存在者迈向存在的近处。列维纳斯则不仅讨论了爱欲,还讨论了亲子关系与兄弟关系。但他们都遗漏了一个重要自由度,那就是“亲亲”之爱,这是中国文化传统提供的理解。“爱”的另一种重要思路,即“爱由亲始”,一种基于“家”的爱。“家哲学”的确立具有范式转化的意义,为我们理解人的生存提供了另一种框架。“家哲学”要面对现代性的挑战,处理好与“个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此“家”才有可能在现代世界安放好自己。七是现代世界中“家”的回归。谈论“家”的问题必须面对的是“个体”的独立性。“归家”并不是要离弃“个体”,而是要深刻理解个体与亲亲之间的辩证法。黑格尔“爱”的辩证法主要是从“男女之别”的角度来论述的,但没有涉及世代之间的亲子关系。孙向晨教授提出一种“亲亲辩证法”,个人首先是包裹在“亲亲”之中,在亲亲中哺育,在亲亲中成长的。然后个人从亲亲之中挣脱出来,成为自主的个体。最后重新在情感上与原生家庭形成“情感共同体”,在现实中也是建立新生家庭的动力。“个体”正是在其伦理生活中支撑起整个生活世界的,于是“归家”成了人生的主题。要使世界成为自己的“家园”,这是人类生存共同的主题。八是虚无主义的克服和温暖世界的展开。孙向晨教授提出了一条拯救现代性的道路。“个体”通过“归家”,再次感受到“亲亲”之爱,获得一种原初性的情感体验、一种生命的关爱与照料,置身于一个有“家”庇护的环境,延续出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如此才能“回归”一个温暖的世界,克服虚无主义的侵扰。“归家”的哲学本质是通过“回归”一个最小化的情感共同体为解决现代性个体所面临的生存性、功利性、社会性的危机与挑战提供一个起点。

图片13.png

(主讲人孙向晨教授)

随后,主持人田海平教授做简要总结,认为孙向晨教授在哲学上提炼了以往对“家”的传统论述,揭示出“家”作为一种生存意义的结构是如何被遮蔽的,提出了现代性救赎的哲学任务,体现了审美的超越性和伦理性的回归的救赎方向,整场报告内容系统而丰富、具有重大意义。

图片14.png

(主持人田海平教授)

随后,杨阳教授、王楷教授就本次讲座内容进行评议。杨阳教授赞同现代个体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孕育成长起来的观点,但认为家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性范畴的观点有待商榷。杨阳认为,历史上支撑中华文明长期存续的理念是复杂多元的,国和君在历史上也曾被视为类似的根基性范畴。同时,他提出了四个追问,分别是“家”何以会成为中华文明的根基性范畴,“家”在中华文明的长期存续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传统中“家”的结构和功能,作为前现代文明的根基性范畴的“家”与现代价值是否存在根本性的冲突。王楷教授从技术层面的哲学史来谈,认为每种文化都是多元性和丰富性的,只是在确证中遮蔽了多样性。儒家在讲个体与家族或亲子关系的二维结构背后其实还隐含着“天”概念,包含着形而上的三维结构。另外也提出了一个追问,即在“家”的复归中,如何开启“家”的另外一个场域,使它既能够对接传统,又能经受现代性的洗礼。

孙向晨教授对两位学者的评议表达感谢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家”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根基性的范畴,是因为中国没有西方文化中的位格性的“神”,是天地人三才的一个世界,个体需要在整体中去找寻并维系其意义。“家”成为一个人身边的最小的出发点,从此角度来说,虽不是唯一,但“家”仍然是起到了一个根基性的作用。从“亲亲”的角度来看,“家”是在现代语境下的重新论述,对个体的尊重是前提,重回传统意义的“家”是不可取的,应在现代性之下焕发其新的意义。


图片15.png

(评议人王楷教授)

北京大学靳希平教授、我院朱会晖副教授也参与了讨论交流。靳老师从中西对比及现实问题的角度谈了经济性在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朱老师探讨了在“家”的事实性存在与价值层面的对应性、“亲亲”本性在现代性的重要性问题。


图片16.png

(靳希平教授)

图片17.png

(朱会晖副教授)

讲座持续两个半小时,在热烈地互动与讨论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会场设立在前主楼A802会议室,腾讯会议、“学说”平台同步线上直播,吸引近四百名观众前来聆听学习。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讲座将陆续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就该话题展开讲演,敬请关注。

图片18.png

供稿:王芳

供图: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