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讲座纪要】李景林教授“中国哲学‘家’的意象及其形上学义蕴”讲座成功举办|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讲座(五)

10月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学术讲座第五期——“中国哲学‘家’的意象及其形上学义蕴”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景林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田海平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章伟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宏斌副研究员担任与谈人。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共有200余人参加。

图片1.png

(主讲人李景林教授)

讲座伊始李景林教授指出,“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关于家哲学的讨论应是回答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的哲学有没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一个热点问题,张祥龙、孙春晨等学者分别从不具象化、双重本体的角度讨论家庭的意义。李景林教授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基于“家”的哲学,而非一种关于“家”的“家哲学”。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的自然的情感倾向就包括了“乡愁”,这就表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同的生命形态,它是普遍性的生存论的结构。不仅仅限于中国哲学,家不仅是一种实存,更是一种存在性意向和精神性的象征。李景林教授从认同的角度理解中国哲学“家”的含义,并通过三个方面展开来说。

第一是关于家的意义问题。

李景林教授对家作最一般性的界定:家是我们从那离开,又总要回去的地方,这个是一般性的家。人类的离家不同于自然界动物的离家,只有人有能力成为独立的自我,而动物不具有认识能力,而且不能成为个体,动物总是作为种群而存在,所以它只有雌雄阴阳而没有父母,只有种群而不能有家。而人在离家后又总是想回去,之间便有种张力关系在。一般而言,“家”是人之所从出之处,因此也规定了人之所是。孩童天生就有一个家,由是而有所凭依,有所安顿。天地自然,是人类之所从出之处;家族、父母,是作为个体的人之所从出之处。礼家言礼有三本,就说到这个意思:“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人类的生命源自天地,自然可以说就是人类的“家”。

个体的生命,源自父母先祖,家庭、家族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家”。总归来源于天地自然,人在自然之中如婴儿在襁褓之中,和家融为一体时并不觉察家的存在和家的意义。同样,对于人来讲,这个家并不是现成的存在,从婴儿成长为人,既要从家里边走出来,同时又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家。不离家不足以成人。

这样的过程表现为作为类的存在,人要经历人文化的过程。从自然走出的人表现为一种自身的等同性和统一性。即黑格尔所讲的人的存在的自身统一,包含着自身的差别。海德格尔说存在和在场需要澄明,澄明是遮蔽着的解蔽着的敞开,没有遮蔽就没有澄明,人不能离开人文化的过程,但人文过程的过多约束又会遮蔽,但这个遮蔽也是必然的过程。这与道家无为说法类似,在有为中达到无为自然,同样可以理解为遮蔽中的敞开。

从自然中出来,也要回到自然。自身的统一性中包含着自身差别性,人与自然物有差别,人自身也有差别,我们可以称之为自身区别,其来源于认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人与自然物都要成其所是,而人要有思的过程。通过“诚”的自我实现,认识自我的存在首先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然后追求永恒和终极关怀,即形而上的追求。

第二是关于家和人的自我认同问题。

出离不是与家一刀两断,人和家的这种本源的一体性,时时都在他离开家的过程内规定了人的存在,所以人是作为归家的游子而存在,有回家的乡愁,文化意义上表现了自我认同的生命存在。也表明了人回归自身本源的向度和独立,儒家讲“反本复古”,道教讲“复归自然”,基督教也有类似的表述,这样的回归表现了认同。认同具有不同层次,父母,家族、民族、国家、类性、再到对天、上帝的信仰,人对永恒的追求就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普遍化和共在性的境遇中。

家的原初意向表现为人的自身统一或者生命的绝对联系。老子讲“复归于婴儿”,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都是回归自然的表现。“婴儿”“赤子之心”都标志着人的生命存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本真状态。此处自然非指实质性的自然,而是指把自然生命整全性的内涵和连续性保持在现实文明之中,不让其成为一种僵硬的存在。老子讲无名有名的统一,在两者的张力之中美才能展现出来。既有自然之朴,又有人文创制,在文明的初始形式中,保持自然生命的整体性。一旦二分,人有知有欲,则偏离自然,必须在“有欲”中观其“妙”,在“无欲”中观其“徼”。所以人创制了人文制度伦理生活,即儒家“礼始于脱”(《大戴礼记》),在这个礼制初创的时候,保持了生命的整全性。按照老子的说法就是“同出而异名”,这个状态可称之为文明和自然的交汇点,相当于西方人说的轴心文明,各系文明不断回归,中西方都从中获取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所以回归自然就要回到无名与有名统一的生命原点,其表现为原初的经典。西方回归希腊经典,中国回归先秦经典。中国经典以诗一般的语言保存了文明与自然的原初的整体性。这种语言包含的理性自觉和精神指引使得人类原初拥有的文化根源差异化,也就成为各个文明有各自独有的自然秉性。所以原初文明表现为人类的第二自然。

第三是情态性的存在实现。

中国哲学的思想进路以情态性作为原初的人与世界交互方式,人在创制活动中有把自己对象展开而观的能力,使得人经常脱离人的本质性,即现实的遮蔽,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两端。一是物质,对物质的追逐表现为一种恶无限,永远向外求。二是追求出世主义,在现实之外寻求真和常。这两个极端都会丢掉自己的家,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作为私己性的个体在东西方表现不同。西方表现为契约精神,大家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制定公共规则,这种规则缺乏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认同和归属感。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把情态性作为把握周围世界的原初方式,对世界的觉知表现为以情应物。这与西方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礼记》的“中和说”。中国哲学的理性是情感的表现,它内在地具有觉知的方向性,朱子将“中和说”提炼出来解释心性,即心统性情,表现出的情内在地具有理性的规定。而真实生活中最真实不虚的情感就是家的亲情。人的虚伪往往受外部原因影响,儒家的情就体现在真实的自爱和爱人、爱物的普遍化过程中。孟子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离娄上》)老子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样等差序列成为中国哲学达到普遍化的一种方式。这样一种普遍化就不是一种抽象概念性的认知,而是一种情态性实存性的敞开和实现。敞开的过程是个实现的过程,是不断自己转化的过程。在这样的普遍性中“我”是在场的,而且就在其中。而不是将自己平均化和同质化。

中国哲学就是将亲情之情作为人的自然天性,《孝经》中讲父子之道,天性也。老子讲“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虽然认为外加的仁义有损人的天性,但同样肯定孝慈之天性,在这一点儒道相通,都肯定人的自然的本真情感。

由是,实存性的“家”及其“亲亲”的本真情态表现,就构成了吾人之“身”与超越性的“天”“天道”间相通互成之中介或桥梁。孔子有“孝子成身”之说。记孔子答鲁哀公问“何谓成身”云:“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亲亲之情,本为人的天性。孝子之“成身”,即通过亲亲之爱作为其自爱与爱人、爱物的普遍之爱的自身中介,以达天人合一的方式来实现的。

这种等差性动态展开的存在或自我认同实现的方式,出自孔子的忠恕之道。忠恕,既是一个由己及人,成己、成人、成物以达人己、物我一体相通的方法原则,同时,又表现为一种个体实存内在转化的工夫历程。在前述“家”“亲亲”对于个体之根源性的意义上,“亲亲”“敬长”之情,又被表述为忠恕推广之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礼记·祭义》)等等,“家”“亲亲”的中介性作用,既保有差异实存的本真性,又本具人之自爱向他者敞开的原初的超越性意义。因此,人由身及亲,由亲及人,由人及物的推广,既是一种普遍化的过程,又作为一种情态实践性的展开,而实现为一种差异互通的存在境域。

同时儒家循法祖而敬天的途径,以达超越性的天道。其注重“家”及其“亲亲”的情态实存,并非仅将人的存在置于“家”和“亲亲”的狭隘领域,而是通过“家”的意象和“亲亲”的情态性拓展,赋予人的存在以一种“差异互通”的精神。不同层级的在场,人的自我认同即真正实现。

通过解读“家”的意向回答认同问题,因为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人的存在才是有根据的。最后,李景林教授再次指出,中国哲学应被看作一种基于“家”的哲学,而非一种关于“家”的“家哲学”。中国哲学遵循情态性的存在实现的思想进路对未来哲学的发展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方向。

与谈阶段,章伟文教授,张宏斌副研究员,华军教授、李绍猛副教授、李涛副教授分别与李景林教授进行了交流,在场学生也就相关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讲座。李景林教授一一回应。

图片2.jpg

(与谈人章伟文教授)

图片3.jpg

(与谈人张宏斌副研究员)

图片4.png

(吉林大学华军教授)

图片5.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涛副教授)

最后田海平教授作了总结。李景林教授的精彩发言充分展现了哲学化的内容,同时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理解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家”联结了纽带,解决了很多中国哲学本原的困惑。最后,田海平教授对到场的各位老师表示了感谢。

图片6.jpg

供稿:边疆

供图: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