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报道】汉语哲学与宗教工作坊(3)顺利举办

201769日至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辅仁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第三次“汉语哲学与宗教工作坊”,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A802教室成功举办。此次工作坊由北京师范大学瞿旭彤老师和辅仁大学曾庆豹老师联合主办,与会学者分别包括:艾菊红(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勇(上海交通大学)、丁辉(中山大学)、江庆心(中国人民大学)、唐文明(清华大学)、伍伟亨(香港浸会大学)、肖剑(中山大学)、杨小刚(中山大学)、Alex YeungPontifical Athenaeum Regina Apostolorum等。此外,来自京内外各所高校的多位学者和二十余位本、硕、博士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工作坊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展,主题为研读和讨论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的思想史经典著作《自我的根源》(Source of the Self)第5-21章,由陈勇、杨小刚、曾庆豹、瞿旭彤、丁辉、肖剑和伍伟亨老师先后领读文本,并针对具体文本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工作坊活动于69日正式开始。在两位主持人阐明工作坊宗旨和参会者进行自我介绍后,Alex Yeung教授概要地介绍了泰勒的生平、主要思想、以及《自我的根源》第1-4章的主要内容。随后,第5-21章的领读和讨论正式开始。

首先,陈勇老师领读第5-6章的内容。第5章《道德地形》着重介绍了泰勒关于自我的现代概念(“内在性”,inwardness)、以及自我与道德本源的定位(“道德地形”,Moral Topography),并且交待了泰勒本书的主要意图,即弄清我们“奇特和异常”的有关内在和外在的现代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第6章《柏拉图的自我控制》着重介绍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道德理论。柏拉图讲道德根源定位于思想领域之中,由此推动和设立了“我们的文明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组道德理论的形式”,即,“成为理性的确实就是成为自己的主人”。“道德自我的集中和统一”乃是朝向现代的内在化的前提,但并非内在化本身。柏拉图的道德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在西方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吸收了很多柏拉图的思想,但是基督教强调意志的彻底转变的思想却无法与柏拉图哲学相结合,基督教甚至认为理性是恶的仆人,基督教神学对于古希腊哲学的抵制是很多现代反理性主义哲学的先驱。

接着,杨小刚老师领读第7-8章的内容。7章《内在之人》着重介绍了奥古斯丁与柏拉图哲学的渊源。泰勒认为,奥古斯丁是从柏拉图通往笛卡尔的节点。奥古斯丁将精神/物质、高等/低等、永恒/有时等对立转化为内/外的对立,这是与柏拉图不同的另一种版本的二元论。内在转向是奥古斯丁思想的关节点,心灵通过内在转向,记起上帝,奥古斯丁吸收柏拉图的学说赋予这一圣经语言以新的含义。奥古斯丁由此引入了“彻底反思的内在性”,把自我转向了第一人称的向度。第8章《笛卡尔的分离的理性》着重探讨了笛卡尔的思想,笛卡尔的“我思”虽然也是证明上帝存在的起点,但主体的思考具备自足的确定性,上帝存在因此成为追求科学的一个阶段而非其基础,向内的探寻不再是与上帝相遇,而是获得确定且清晰的自我认识。领读结束后,与会学者就“意志转向”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9-10章的内容由曾庆豹老师领读。第9章《洛克的点状自我》着重介绍了泰勒所称之为的洛克的“点状自我——分离的和理性的主体,分离是一种客观化的动作,所以其结果也就体现在一种秩序,一种自我展示的秩序,洛克把心灵具体化,接受心灵的原子化,于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都是简单的观念的建筑和形成,客观化即指内在秩序的外化,具体化使控制得以可能。第10章《探索“人类条件”》着重强调了蒙田的个人的特殊性,他的转向内在不是转向理智与秩序,而是突出特殊性,这种不寻求普遍的个性化更为深刻地介入了内在,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反省和自我解释。领读结束后,与会学者就“分离”、“蒙田的非理性的特殊的‘我’”、“忏悔是自我探索还是自我表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天的阅读由瞿旭彤老师领读的第11-12章而结束。第11章《内向性》在总结前文早期现代个人的两个重要侧面“自我负责的独立性”和被认识到的个殊性后,提出第三个侧面——“人格承诺/全人委身的个人主义,并且具体论述了现代认同在最近两个世纪形成的三个特征:现代区位化、“(政治的)原子论和“人类的创造性(poetic)能力”。第12章《关于历史说明的题外话》,着重表达了泰勒对于现代认同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和自我辩护,这一研究既不是历史性的因果解释,也不是唯心主义的论述,而是一种阐释。泰勒认为,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阐释性的问题上,并试图以其各个阶段的形式表达现代认同。领读结束后,与会学者就“阐释(interpretation)和 说明(explanation)的区分”以及“观念和实践接触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工作坊第二天的活动由丁辉老师领读第13-14章开始。从第13章《上帝喜爱副词》开始,泰勒试图探究现代的本性观的产生、及其在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中的根基。对日常生活的肯定,表现为以往伦理等级秩序的颠覆。这样的肯定有着神学起点,历史的起源在犹太-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上帝作为创造者,自己肯定了生活与存在:“神看着是好的。14章《理性化的基督教》追溯的是日常生活的肯定对于现代认同的塑造性影响。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是日常生活伦理与分离性的自由和合理性的哲学的融合。泰勒认为,洛克是这一阶段的关键人物,其思想是这一综合的最早体现,洛克的合理性的宗教从虔诚地为了上帝而生活的问题变成了有理性地生活的问题。领读结束之后,与会学者就“洛克思想的重要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接着,由杨小刚老师领读第15-16章的内容。第15章《道德情感》讲述了洛克自然神论的一个对立面,即由第三任Shaftesbury伯爵Anthony Ashley Cooper1671-1713)所奠定的、由Hutcheson1694-1746)所发展的道德情感学说。ShaftesburyHutcheson的自然神论和洛克的自然神论有重叠之处,差别在于人在整个秩序中所处的位置。洛克的机械论主张分离的理性对世界的工具化利用,而ShaftesburyHutcheson尽管没有否认分离的理性,但认为我们人能恢复内在的向善天性,从而重新参与上帝的计划。在17世纪上半叶,这一差异尚未显示出重要性,但随着卢梭和浪漫派的出现,成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对立。在第16章《天意秩序》,泰勒认为,“18世纪的自然神论是通往反宗教的启蒙运动的一个阶段”的这种观点有误导。他强调了自然神论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力量。自然神论者崇敬的秩序有了完全不同的形式,秩序不再是一个表达了或者内嵌了意义的秩序,而是世界内事物的自然协调(mesh)构成一个和谐整体。这副看起来传统的有机论的、目的论的秩序图景现在以效果因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再有以往的本体论的地位,但这种新的秩序观也能为道德和社会秩序提供基础。

17-18章的内容由肖剑老师领读。第17章《现代性的文化》概要考察了1718世纪哲学范畴之外的其它领域的重大变化,包括对商业的新评价、小说的兴起、对婚姻与家庭的不同理解,并得出总结:自然唤起我们之前被控制的感情;我们自己的本性受我们的内部冲动和我们于内在联系整体中的位置所规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感情可能具有古代哲学不可能允许有的价值。在第18章《断裂的视野》中,泰勒首先为自己使用的方法论进行辩护,随后试图解释18世纪文化运动的原因,在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决定性的变化是:人们不再感到如果没有上帝就不能理解他们生命的精神方面,主体自身的理性力量以及情感愿望成为上帝之外的替代性的道德根源。在领读结束之后,与会学者就 “家庭”、“卢梭为什么如此重要”、以及“‘生活作为故事’中的‘故事’如何理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二天的阅读由伍伟亨老师领读的第19-20章而结束。第19章《激进的启蒙运动》着重介绍激进的启蒙主义者的思想,他们将伦理学纯粹建立在功利基础上,拒绝自然神论的构成性的善,拒绝天意秩序。面对天意秩序观的失落,泰勒认为,尼采和休谟提供了某种可能的回应,自我探索的目的不是分离式的控制,而是约定,与我们的本性妥协,我们拒绝众神不是为了成为分离式自我的塑造着,而是为了能够按照本来面目毫无恐惧地理解自身的生活。第20章《作为根源的本性》介绍了十八世纪后反理性主义的自然神论和自然主义的运动,包括浪漫主义和康德。卢梭是现代文化转向更深刻的内在深度性和激进自律的出发点。康德追随卢梭,依据自由和道德的相互依赖来规定道德的向度,康德给予启蒙运动思想的一个中心假定——理性的增长伴随着仁慈的加强——提供了明确清晰的基础。领读结束后,与会学者就现代文明中出现的精神危机:理性的衰败、“康德的德福一致”、“卢梭的良心如何抵抗堕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工作坊第三天的阅读由伍伟亨老师领读的第21章而开始,这也是本次工作坊阅读部分的最后一个章节。第21章《表现主义转向》由浪漫主义的思想出发,提出对重大意义的意识来自于内部,这是一种内在的冲动和确信,而以本性为根源的哲学,在道德生活中给予情感以核心和绝对的地位,正是通过情感我们获得了深刻的道德。泰勒认为,把本性作为内在根源的观念伴随着人类生活的表现主义观点,表现主义的主体是真正具有内在深度的,现代自我不再仅仅由分离式的理性控制来定义,而且也由这种新的表现的自我阐述能力来定义,这种能力从浪漫主义时期以来就被归结为创造性想象。领读结束后,与会学者就“浪漫主义”和“启蒙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由瞿旭彤老师主持,参会学者对此次工作坊活动做出了总结和展望。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既有关于对泰勒《自我的根源》一书的深入理解,也包括对与之相关的哲学史内容的回顾和了解;以如此密集和深入的方式阅读,从各自的视角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在激烈的讨论碰撞思想的火花。与会学者认为,连续两天密集的会议成功地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并且表达了继续参与的强烈意愿。最后,瞿老师向所有参会学者以及学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本次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汉语哲学与宗教工作坊:《自我的根源》读书会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的工作坊如期而至。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孙佳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