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2017年11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美学研究所所长刘成纪教授主持召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成功举办。参加本次开题报告会的人员除首席专家刘成纪教授及其课题团队外,还有幸邀请到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科处王彦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韦蔚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田晓刚副处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先生、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张法先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朱良志先生等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和《中国艺术报》的媒体朋友。
本次开题报告会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首先是由刘成纪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各位参会人员;其次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韦蔚书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科处王彦副处长和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田晓刚副处长分别做了领导发言。发言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最后由刘成纪教授做开题汇报,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领导发言环节中,各位部门领导都一致肯定了刘成纪老师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并对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予以祝贺。其中,韦蔚书记不仅强调了该课题对于哲学院,而且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王彦副处长重点介绍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期待课题成果的发表可以实现新的突破。田晓刚副处长则从项目完成的周期、跨学科合作、成果发表等方面发表了意见。
在最后一个环节,也即是此次开题报告会的重点部分中,刘成纪教授分别就项目的缘起、课题对象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以及课题写作的基本计划做了精要陈述。尤为强调:一、美学上接哲学,下连艺术,这样一种中介身份可以良好地沟通二者。这一优势尤为贴合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二、“礼”与“乐”虽然具有分裂性,但其共通的心性论基础,一方面内化为个体的审美精神,另一方面外化,以礼乐制度的方式获得普遍意义;三、近代以来新儒家对礼乐的哲学性基础的阐发,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和实践。
与会专家在听取完汇报后,首先充分肯定了课题论证的详细,并就课题中的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合理的看法。陈望衡教授建议加强对乐教的相关论述,以及在对待新儒家的意义问题时可做进一步商讨。张法教授指出三代时期,艺术与政治的紧密联系,这一情况就和西方对艺术的无功利性质的认识是不一样的。研究古代礼乐思想,要思考古今、中西之间的对接问题。朱良志教授则从课题完成的成果预估上建议,既要考虑篇幅适中,也要注意用词表达。叶朗教授建议加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以及通过礼乐精神的研究,关涉到人的审美境界的提升问题。
参会的其他专家,还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诗学、儒学等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刘成纪教授对专家们的肯定和建议予以感谢,并就相关问题做了回应,在结合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开题报告会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