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2017年1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7“世界哲学月”讲座于前主楼A805如期举行。本次“世界哲学月”系列讲座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志伟教授作为主讲人。哲学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罗松涛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美学研究所朱会晖副教授参加讲座,150余位校内外各界哲学爱好者慕名而来,聆听讲座。
张志伟教授讲座的主题是“启蒙的自我调适与困境”,副标题是“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中心的思考”。张老师出于对当下一些人拒斥启蒙现象的担忧,定下了本场讲座的内容。他先介绍启蒙在二十世纪以来在中西遭遇的困境,并由此入题,定义启蒙,提出与启蒙有关的两个问题,通过阐释康德与黑格尔两人的启蒙思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精彩地讲述了“启蒙的自我调适与困境”这一话题,引得同学们深思。
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启蒙问题、康德的启蒙理论、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以及虚无主义。在第一部分中,张老师拓宽了本次讲座标题的含义。他指出,在批判启蒙的浪潮下,中国的启蒙任务尚未完成却被宣布已经过时了。张老师对此进行深刻地反思,深入研究过往哲学家的启蒙调适计划失败的原因。他明确指出,启蒙构成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启蒙。第二部分中,张老师具体地讲述了启蒙问题。狭义来讲,启蒙特指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广义来讲,启蒙是十七至十九世纪近代哲学的指导思想,理性与自由;更一般性地说,康德提升了启蒙的普遍意义,将其概括为人类理性的成熟。接着,张老师论述启蒙受到批判的原因。他指出启蒙的局限性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被放大,具体来说有四点:乐观的理性主义,人类中心论,无节制的科学主义与工具和价值理性的失衡。他认为有着世界主义因素的启蒙会与各个文明和社会的传统发生冲突,这些便是启蒙问题。第三部分里,张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启蒙能否避免自己的局限性?中国是否能够不要启蒙?”他首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引用未经过启蒙的德国为例,指出不经启蒙会导致文明的野蛮,并归纳出启蒙不仅是文化方面,也是政治素质方面的问题。张老师建议启蒙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传统文化对立。接着,张老师十分具体地谈论了第一个问题。他先后讲述了康德与黑格尔对启蒙的调适并指出康德与黑格尔分别强调人类精神的有限与无限性,但最终都是为了达成启蒙的自我调适,实为殊途同归。在第四部分中,张老师谈到了虚无主义。在尼采的“上帝死了”之后,虚无主义对最高价值进行了贬黜,传统哲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失效,富于科学的理性主义最终蕴含了虚无主义的危险。张老师指出,后世并没有重视康德与黑格尔的警告,他们的调适是解决启蒙问题的关键,却并没有得到关注。
最后,张老师呼吁我们不要将启蒙与传统文化对立,要在启蒙之下,让传统文化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疑惑。在答疑过程中,张老师还谈到启蒙与现代性都是在理性主义范围之内的多元,并提到了后现代主义对古典理性主义的批判,他认为我们当今需要回到古典哲学来反思现实问题。
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正式结束。罗松涛老师代表同学们向张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与感谢。讲座结束后,热情的同学们与张老师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今年的“世界哲学月”系列讲座将持续一个月,接下来还有六场高端学术讲座,敬请期待。
哲学学院研究生会 爱智者协会
供稿:周立言 刘禹辰
供图:张京京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