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10月14日下午3点至5点,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分析哲学国际研究中心主办A New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讲座在前主楼A802成功举办。讲座主讲人Prof. Gila Sher是受江怡教授邀请而来的,Prof. Gila Sher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国际知名哲学杂志Synthese主编。逻辑学研究所郭佳宏老师、科技哲学研究所Stefan老师、本院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校内外哲学爱好者共计三十多人参加了这次讲座。
Prof. Gila Sher的讲座围绕“一个新的关于真的符合论”这个主题展开。首先,她介绍了西方传统中“真”的符合理论。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当我们说,它是其所不是,或者它不是其所是,则为假;当我们说,它是它所是,或者它不是它所不是,则为真。(To say of what is that is not, or of what is not that it is, is false, while to say of what is that it is, and of what is not that it is not, is true.)20世纪,摩尔、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塔尔斯基、奥斯丁等人都提出了关于“真”的观点,诸如把复制(copy),图像 (picture), 镜像(mirror), 同构(isomorphism)作为“真”的符合论。然而,传统的“真”的符合论面临着诸多批评,例如Hartry Field在《塔尔斯基的真理论》(Tarski’s Theory of Truth)一书中提出:塔尔斯基的“真”理论对逻辑学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它在其它方面则是失败的。特别地,塔尔斯基的“真”理论对原子句子的成真条件的处理方式是非实质性的。Horwic在《真》(truth)中则进一步提出一种真理紧缩论。
其次,Prof. Gila Sher阐述了她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关于真的符合论”。第一、她采用的方法是substantivist(实体主义)。第二、她的出发点是人类基本的认识论处境(the basic human cognitive/epistemic situation)。具体说来如下:1.我们是我们所生活世界的一部分2.我们渴望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不仅仅是从实践上,而且是从理论上。3.我们认识来源是极其有限的,然而,相对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我们居住的世界又是极其复杂。4.我们人类充满了雄心壮志,我们渴望认识这个世界的全部复杂性,是什么让我们的渴望有可能实现成为?5.尽管我们的认识局限于非常单一的途径,我们至少有重要认识途径。现在,将我们的认识局限性和其它认识能力放一边,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将我们对世界的某个方面的理论看作是正确的(correct),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证明。因此,真的标准(standard of truth)就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对于命题和理论来说,“真”是正确性标准,对于给定的命题和理论来说,当它们满足“if and only if”时,它们都满足“真”。因此,她的新理论必须完成两个任务:1.给出一个关于真的实质性一般性原则;2.说明真的标准是否在所有领域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考察在不同的领域,真的标准是如何起作用的。由此,她首先要阐明“真”的一般原则。她提出了“真”的三个基本原则:“真的根本原则”,“多重符合原则”和“逻辑性原则”。“真的根本原则”是指:真出现在三种基本人类思维模式的连接处(T arises at the juncture of 3 basic modes of human thought),真是一个关于内在思想或命题的规范和超验的标准(truth is a normative transcendent standard of correctness for immanent thoughts(statements, theories))。接下来,她重点考察了这个新理论在数学中的运用。数学中的“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我们将面临系列问题,例如数学中有真吗?数学中有符合吗?如果有,与什么符合?符合的模式是什么?然而,考察数学“真”有两个优势:一是用来解释数学;二是解决传统数学难题。
最后,Prof. Gila Sher将她的数学概念与其他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弗雷格、蒯因等进行了比较。她的结论是:1.数学的“真”等于间接符合mathematical truth= indirect(composite) correspondence;2. 符合就是真实的形式分层;3.新理论优势在于她讨论的是实质的数学的真(substantive account of mathematical truth);没有柏拉图主义或极端经验主义的数学符合(mathematical correspondence without Platonism or radical empiricism);还能解决数学哲学中一些难题,例如identity problem(Benacerraf)、application problem、cognitive access problem(Benacerraf)、large-ontology problem、the higher reaches of math problem。
Prof. Gila Sher报告完后,江怡教授进行了评论。郭佳宏老师、Stefan老师、代海强博士后、李香莲博士等就poist、同一性、正确性等问题和Prof. Gila Sher交换了意见。此次讲座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撞击了大家的理论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也为学院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今后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哲学学院新闻中心 陈姑星 供稿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