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预告】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70周年工作坊”会议简讯
为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70周年,迎接即将出版的MEGA2/Ⅰ/5,预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新高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MEGA2的马克思早期文本研究”资助、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唯物史观新解读: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70周年工作坊”,于2016年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A809成功举办。
安启念教授、韩立新教授、张曙光教授和博士生王兴辉分别作了“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鲍威尔、黑格尔和马克思:兼论马克思对鲍威尔批判的当代意义”、“马克思论市民社会中的个人及自我”、“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新解读: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关系概念的使用谈起”的主旨发言。“基于的马克思早期文本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鲁克俭教授,子课题负责人杨学功教授、张文喜教授、方博博士,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的王峰明教授、陈浩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沈湘平教授、兰久富教授、田毅松博士对四位的发言作了评论和深入研讨。
工作坊围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概念是否意味着马克思的“主体性”倾向、“实践辩证法”能否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实践”是否先于“主客二分”,以及相关的《提纲》与《形态》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从“主体性”到“客体性”的断裂)、“主客二分”是否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合适进路、唯物史观研究是否应该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域、唯物史观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学者发言踊跃、观点交锋激烈。
来自北京高校的部分研究生旁听了工作坊的学术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