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20161112日,由北京市美学学会和我院联合主办的“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英东学术会堂二层讲学厅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内1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就美学理论与实践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大会分为上下午两部分,各环节设主持人、发言人以及评议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徐碧辉研究员,作了题为“后现代语境下美的本质的再探索”的发言,她认为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无法回避。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至被目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追问美的本质的时候,人们混淆了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两个层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厘清问题域之所属,区分类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哲学讨论美的本质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由的形式”。个体主体是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维度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一种主客合一的、包含意象、物象的“境象”。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余开亮作了“中国古代‘文道观’的两种模式与当代美学价值”的报告,他认为,古代的“文道观”虽然理论纷呈,但从思维方式而言,主要体现为“文质模式”和“体用模式”。“文质模式”把文与道视为文辞形式与道德内容的相互结合,属于作品论范畴;“体用模式”把文与道视为形而下之文与形而上之道的结合,属于文本论范畴。两种模式的“文道观”由于对文与道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故应该区别对待。从当代美学价值来说,“文质模式”的“文道观”所提倡的文艺形式与道德内容的有机结合不能简单地被贴以功利主义标签,其所主张的言之有物、承载现实道德内容的文风在今天依然有很大意义。“体用模式”的“文道观”表明了文艺与生存境遇的关联,有利于当代文艺重新回归对生命存在与生命精神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史红,从美学现状如何表现出来、美学生态圈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相关论述,并指出美学的发展应有宏观的视野和顶层设计,制定一个科学的美学学科发展规划。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孙焘在题为“面向当代现实的美学理论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学研究应该打破各学科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割裂的局面,当以面向社会文化现实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融汇各种学理资源,展开一种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自由探讨。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宋瑾教授作了题为“发声媒介及表演的变化对曲调风格的影响”的报告。他认为,同一旋律,通过不同乐器、歌唱的表演,呈现出不同风格,甚至变得面目全非,成了不同的音乐。曲调风格的研究,除了乐谱分析,还应重视发声媒介和表演。而分析美学家斯蒂芬·戴维斯在《音乐哲学的论题》中谈到音乐改编中媒介变化的情形:音乐内容未变,正是媒介的改变才使改编的音乐区别于原来的音乐。这从理论上阐述了问题的关键点,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变迁和旋律学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魏家川谈到,科学与美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的飞速发展一度领跑哲学与美学,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正在终结哲学与艺术,但能量与信息的形变恰是审美可能性、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形式美感的根本保证。北京电影学院朱青君教授认为,美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活着就要享受美丽。适逢盛世,人们更注重生活之美和身体之美。在艺术中,民间艺术和生活之美关联最密切。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龚小凡,从1949-1966年的书籍设计研究中发现,建国十七年的书籍封面设计表现为一种去个人化、大众化的民族化表达。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所所长金浩教授,从《爱莲说》和《月满春江》两部舞蹈作品的美学意象谈起,前者以一种“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的美学精神,借爱莲之韵抒情表意,勾勒出“至善至美”的生命情调,后者则在“慢不板滞、快不浮滑”的感觉中体现出了一种松缓若水的韵律性。这两部舞蹈作品像是透过编舞家巧手搓揉出来的艺术精品一般,纯粹而张扬、凝练却多变,蕴含着中国古典舞之松沉、圆融及绵畅的美学追求。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王久成,从魏晋时期的书画美学和《文心雕龙》的“隐秀”“风骨”范畴中,寻找魏晋美学思想对现代编剧艺术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作了题为“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的发言。他认为,现代古琴史家一般重魏晋以降而轻先秦两汉,但从现有文献看,汉代是中国古琴艺术价值体系的确立期和完备期,这一体系包括琴以合天、琴以修德、琴以宣悲、琴以挑欲、琴以娱情五个方面。在中国艺术史中,古琴因为与士人精神生活的关联,而成为备受推崇的艺术形式。但从中国历史看,这种关联并非来自士人的自觉选择,而是来自西周礼制的外在强制。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礼制的崩解为古琴价值的凸显提供了契机;两汉时期,士人在国家政体中地位的稳固以及士人集团的形成,则直接导致了琴艺的繁荣。后世,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愈来愈情致化,但总体上并没有溢出汉代乐论为其奠定的框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林琳认为,古琴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诗意生活方式,其根本指向在于心性和生活的意义世界。然而,复经社会文化几番之变,“器道一体”的古琴艺术发展困境重重,传承、复兴古琴文脉及琴道精神成为当务之急。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黄文杰,在题为“美的本体以及美作为信仰的合法性证明”的报告中,从什么是信仰以及什么是美谈起,将美和信仰相关联起来。他认为,信仰不是对实在性的在者的一种信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信仰作为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它源起于非实在性终极实在,并对自我以及自我意识的非法性进行消解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美学不是流连于对象形式的美丽学,不是对象性意义的美,否则美学跟信仰就不会有丝毫的关系。在他看来,美作为存在方式,是绝对自由的感性显现,因此,美的本体是绝对自由。然而,这种自由不是来自于主观的建构,它来自于对自我消解以后人的本真存在乃至于宇宙本身的觉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美才能和信仰产生关系。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易冬冬谈到,在中国社会早期国家逐渐形成中,丧礼一方面是对人之悲哀的抒发和满足,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规划着人的悲哀之情的抒发和表达。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陈少卉,以梳理“侠气”概念的历史文脉,阐述其理论内涵,讨论其在近现代中国绘画中的表现为主,重新评价中国近现代绘画之价值,从而缓解中国近现代绘画在理论上无所归依的困境。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刘法民,以审美形态学为研究方法,以怪诞定义为标准,筛选出莫言诺奖作品中600多个怪诞审美形态实例,对其怪诞审美形态的功能价值进行分析。
在此次会议的各讨论和评议环节,学者们对一些有争议的美学观点及热点问题争辩迭起,气氛热烈。主题发言结束后,中华美学文化基金会副会长牛锐对中华美学基金的成立由来、成员组成状况以及根本宗旨等内容作了一定的介绍。
最后,刘成纪教授对此次研讨会做了最后陈述和总结发言。他指出,北京市美学学会在改选后,有了新气象、新目标,责任感意识更加强烈。同时,刘成纪教授希望北京市美学学会的各位同仁们,继续努力奋进,促进学术研究,加强学科内部的交流,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美学学科的认知度。

 
哲学学院新闻中心 王召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