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共商学科核心素养 共建《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2016年年会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年会在北京牡丹宾馆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要有两大议题: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讨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价;二是就杂志建设广开言路,推动杂志创新发展。大会主要汇集了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近40位教研员、一线教师、优秀论文获奖作者及相关领域高校教师。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围绕相关主题,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成果显著。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完善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价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标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发挥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学科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需在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为此,我社特地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朱晓宏教授、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杨志敏老师(政治特级教师)、北京教育考试院石芳老师(副研究员)做了主题发言。上午的会议由《思想政治课教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葎老师主持。
朱晓宏老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职业发展,做了“理论自信与专业自觉:学科素养视域中的思政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她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是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律意识和公共参与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凝练,这十六字既精炼又恰当。政治认同是学科立场,理性精神是核心。有了理性精神,才能逻辑地演绎出规则意识;规则意识进入公共事务后,就会有法的意识出现。学校教育最终是面向社会的,学生最终会参与公共生活;而参与公共生活就会显示出立场问题,但立场是由思想决定的。二是理论自信。除个别优秀的教师外,大部分中学政治教师都是先天理论不足的。现在大学里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足以完整地支持其毕业生做好一名中学政治老师,因为中学政治课程是一组学科群而不是单一的某个学科。因此,如何从先天不足中找出理论自信,把书本上散如星布的知识点内化成其来有自的理论体系,需要从原著读起。比如只有认真研习了《共产党宣言》,才能真正认同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深刻理解我们选择这条道路的前因后果。三是专业自觉。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不能割裂,而要互相渗透。提升专业自觉性必须要处理好教育与教材的关系。教材好比食材,呈现的是前人的间接经验,它对知识的呈现是陈述式的。而教师要在教材基础上还原出直接经验,把知识的原创者与当下的学习者耦合起来,变成学生的直接的感官经验。这需要教师原创性的、结构性的、自主性的再创造。此外,朱老师还就中学政治课的三维目标进行了深度阐述。
(朱晓宏老师发言)
杨志敏老师做了“浙江新高考的特点分析及实践问题探讨”专题报告。2017年开始,浙江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新方案可用8个特点概括:不分文理、两次考试、两考融合、等级赋分、科目对应、专业优先、平行志愿、多样招生。其亮点有5个:1.基础+特长”的培育机制——体现了素质教育导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特长与优势。2.突出选择性教育思想——体现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的理念,促进学校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突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3.给予学生多次考试机会——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痼疾。4.“专业+总分”的匹配模式——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多样发展。5.突出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能力提升。面对新的高考方案,学校做出了多方面应对策略。主要有革新管理思想,分层分类走班,做好三年规划,设计课程方案,确定应考时间,指导学生选课,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科课程,重视生涯规划,完善制度建设等。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考试时间问题,学业负担问题,赋分公平问题,师资潮汐问题,教师评价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考试时间相对固定,考试次数由二改一,赋分区间方法调整,设立师资调配中心,调整教师的工作量等方面着手,以期新的高考方案不断完善。
(杨志敏老师发言)
石芳老师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改革”专题报告。促进学生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是核心素养评价的目标。既然目标是人,考试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就应该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评价不仅是排队,而是拓展考试的育人功能,由对分数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的关心、关怀。考试作为评价,也应体现教育的本义,体现考生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力和创造性。考试是评价的一部分,不等于评价,评价是一个更广阔的概念。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对某一地区教育质量的评价;既有终极性的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协商式评价等,真正的评价是能让学生发现自我,自我诊断。评价标准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最初是知识考查,主要看与课本的复制程度;后来是能力考查,用精细化的行为表现来描述人,这是非常技术化的、科学主义的;现在是核心素养评价,它是综合的。核心素养评价与以前的三维目标也不同,三维目标是指向不同的方向,是价值观统领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核心素养是一体三面,不是不同的方向,而是你就是我,我又是你,我通向你,你表达着我。核心素养是在生活中面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以前是复制书本知识,现在是把知识牵引到生活问题情境中去,知识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建构起来的。教育要跟生活结合,面向生活,解决生活问题。工业化社会使得教育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离教育的意义越来越远,核心素养把我们拉了回来。
针对三位专家的报告,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积极发言,充分交流。来自辽宁、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及北京市各区县的教研员分别介绍了本省市的一些核心素养实践措施。上午的研讨充分实现了共商核心素养、共享教育智慧成果的初衷。
二、群策群力,推动杂志创新发展
自2013年以来杂志社举办的历次年会,不仅是各地教研员、一线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杂志社与作者相互沟通交流,谋求杂志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今年的研讨会依然设置了“杂志建设”议题,与会嘉宾建言献策,为杂志建设提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意见和建议。下午的会议由《思想政治课教学》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罗松涛老师主持。
(王葎主编主持会议)
首先,增强杂志的体系性建设。与会嘉宾们普遍肯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引领性和学术原创性,指出其是思想政治教师的精神家园和理论加油站。但是,代表们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刘媛老师认为在继续做好理论引领的同时,多增加操作层面和学业质量评价方面的内容,实现杂志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闫丽红老师提议,把每一期杂志前面的理论栏目与后面的教学设计和考试点评栏目结合起来,用后面的教学设计和考试点评来体现前面的理论,这样更有利于一线教师消化吸收理论。
(罗松涛副主编主持会议)
其次,增加杂志的专题栏目设置。实践证明,开设专题栏目是一本杂志发展的有力途径。多位老师也表达了增设专题的需求。耿帅老师建议,杂志应该通过开设专题的形式,集中地、深度地解决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某一个问题;蒋凤老师结合校园欺凌事件,指出加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而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新增的生命教育内容,杂志可以开辟专栏给老师们提供方向的引领、理论的介绍、高端的讨论等,帮助老师们把握这一内容;随着核心素养对法律意识的强调,杨灵、李岚、陈青青等多位老师也强烈表达了增设法律专题的愿望。
(参会老师热烈讨论)
再次,多方宣传扩大杂志影响力。首先,通过主办高端活动,组织地域性讲课等,创造机会让普通教师多接触杂志,拉近一线教师与杂志的距离;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和工具,加强杂志的宣传和推广,如建立微信公众号、主干作者群、通讯员队伍等,方便杂志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再次,增加电子订阅。李寒梅老师甚至主张利用多媒体工具设置动态栏目,让专家、老师就某个话题,集中某个时间在平台上互动,并把互动的过程以文章的形式在杂志上展示出来。
(吴向东社长总结发言)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社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建议,并对大家的建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将不断加强编辑部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在新形势下让杂志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服务于思想政治课改革实践,服务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最后,《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主编王葎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她感谢老师们对杂志每一点进步的关注和褒奖,感谢代表们为杂志发展所做的辛苦调研,感谢嘉宾们为杂志发展出谋划策。今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创刊35周年,它将继续秉持理念层面的引领性,同时顺应教学实践需求不断创新完善。
(供稿:《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 王园园)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