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讲座】北师大—华师大理论与社会跨学科工作坊系列讲座“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概论”成功举办

  2016920日和21日,北师大—华师大理论与社会跨学科工作坊系列讲座 “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概论”(Constructive Epistemology 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成功举办。讲座由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瞿旭彤副教授主持。主讲人Peter Lampe教授是国际著名新约研究专家,自1999年起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新约与早期基督教研究讲席教授。他同时也是海德堡大学跨学科神学国际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主任,并且是南非自由州大学(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荣誉教授和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多位院内外、校内外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此次系列讲座,Lampe教授的博士生助教经敏华女士全程参与讲座,并主持提问和讨论环节。

 
此次系列讲座共涵盖十个主题,分别是:1,处于幼稚实在论(naive realism)和本体论唯心主义(ontology idealism)两个极端之间的思想简史;2,不同的真理观;3,作为设计者的人脑:神经科学领域和一种建构主义认识论;4,作为主体间性的客体: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的结合;5,建构主义的知识社会学模型、及其在宗教话语中的应用;6-9,此模型在“来世”、“平等”、“新造”和“行为新取向”等早期基督教范例中的应用;10,对真理概念的反思、以及跨语境意义上的思想竞争。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Lampe教授首先从哲学史角度出发,以柏拉图、贝克莱、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为线索,梳理了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历程。之后,Lampe教授简要介绍了逻辑实证主义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从而引出关于不同真理观的讨论:存在论的真理(ontic truth)、作为主客相符合的真理(truth as object/subject correspondence)、主观的真理(subjective truth)和语言学-实用的真理(the linguistic-pragmatic concept of truth)。最后,Lampe教授阐述了建构主义实在论的真理观。该真理观认为,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认知的和把握的存在论的真理(ontic truth),我们所认为的真理,不过是社会团体或个人依据某些原则并使用各种思想资源人为建构出来的产物。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Lampe教授主要介绍了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对建构主义的重要推动作用。他援引大量最新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成果,提出如下观点:人类大脑对于颜色、音乐和图形等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大脑神经系统对于外部世界刺激的再建构过程。他详细对比了“实在”(reality)和“存在论的真实”(ontic truth),认为二者分属两个领域。在此意义上,大脑不仅是世界的直接感受者,更是世界的实际设计者。Lampe教授进一步追问,诸如“自我”和“自由意志”等概念是否也只是大脑建构的产物。在最后的提问环节,Lampe教授回答了同学的问题,辨析了该理论与普特南“缸中之脑”理论的异同。缸中之脑理论是对外部实在世界的彻底怀疑,认为所有认知都可能是虚幻的。然而,建构主义认知论的前提是相信存在一个存在论的实在( ontic reality) ,只不过我们无法认识其本质,认知的对象只是大脑建构出的实在。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Lampe教授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重点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知识社会学模型,提出了“社会实在”(social reality)的概念:社会实在不同于物质世界的实在,它是由社会共同体在生活中通过语言、文化和仪式等形式赋予某些事物以意义,从而构建出来的实在。然后,Lampe教授阐释了社会实在在语言学的(linguistic)、实用的(pragmatic)和语言学-实用的(Linguistic-pragmatic)三个层面的定义。他以一个德国青少年夏令营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为例,分析了构成社会实在的四种元素: 感官感知(sensory perception)、认知建构(cognitive construction)、社会认同(social confirmation)和情绪因素(emotional event)。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 Lampe教授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知识社会学模型在早期基督教范例中的应用。他先后分析了上帝、耶稣基督和受洗仪式等早期基督教文化中的公理(axiom)。通过严密的论述和扎实的文本研究,Lampe教授澄清了诸如“来世”、“平等”和“新造”等宗教概念,并且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诠释了这些新实在(new reality)如何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实在的过程。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Lampe教授分享了他本人对于真理观的理解。他认为,虽然真理是一种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实在,但它毕竟是被人建构出来的,我们不能忘了真理背后那个无法认知和把握的ontic truth。作为当代的哲学研究者,我们不应该轻易地把一种未经严格反思的普世性真理奉为圭臬,而应该继承苏格拉底的精神,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握存在论真理。
此次系列讲座成功举办,拓宽了参与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结合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的学术能力,更进一步推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学术交流进程,为两校将来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姚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