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研究生会|“治学·修身”】西马百年回眸 京师系列讲座(八)|如何阅读卢卡奇讲座综述

2023年6月14日上午9点,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学术讲座——“如何阅读卢卡奇”讲座顺利举办。作为“西马百年回眸 京师系列讲座”的第八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凡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共中央党校闫高洁老师担任与谈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耀辉博士后担任学术评论人。讲座采取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在主楼A803教室举行,共有二千多人通过微信视频号观看了直播,获得2.2万点赞,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一、讲座综述

讲座开始,周凡教授对张秀琴教授进行介绍并表示热烈欢迎。周凡教授指出,张秀琴教授从博士时期一直致力于西马研究、意识形态研究,是国内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专家,意识形态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张老师近年也抽时间专门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史,出版了专著《如何阅读卢卡奇》。周凡教授表示在今天这个日子,邀请张教授讲授这个主题,最是契合不过。

张秀琴教授对周凡老师的邀请和主持表示感谢。张秀琴教授在十几年做研究的过程中,一是注意思想史,二是尽量全面地把握文献,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史的视角,这是研究所用的方法。张秀琴教授指出西马史指的是从卢卡奇,经过阿尔都塞,一共百年的发展史。张秀琴教授简述了讲座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卢卡奇是谁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简述当代国外学界如何阅读卢卡奇,第三部分再通过这些介绍不断调整阅读卢卡奇的视角,最终希望呈现出一个较为立体的卢卡奇的形象。

微信截图_20230623104007.png

1、卢卡奇是谁

卢卡奇生于1885年、于1971年去世,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主要用德语进行研究与写作的匈牙利学者,与匈牙利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政治活动家,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学者联系密切,并与德国西南部的哲学家有密切联系,从纯粹地缘角度讲,卢卡奇处于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间地带(即马克思所说的“缝隙”),卢卡奇受德国学界、苏联马克思主义、匈牙利走向现代社会主义的理论表达三重影响,每个国家民族、地区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有特殊性,只要面对时代问题,理论中就一定要试图对实践进行某种表达。这可能也是卢卡奇在西马百年的衍化史中被不断讨论的原因。卢卡奇与其他欧洲学者于1912年开辟了不同于德国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即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在梅洛-庞帝的《辩证法的历险》中得到了确证。二十世纪下半叶,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的广泛传播,使得中国学界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2005年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二级学科成立了,至此有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张秀琴教授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折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学者对自己的称呼,是一个流派、思潮,典型特点是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其自身的思想文化史,每一种都有自身突出的特色、焦点。这看上去好像纯粹是学院化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一种地方性的实践的理论表达,在中文语境中就是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张秀琴教授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潮,给当下中国人的启示,就是我们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规避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的弊端。张秀琴教授最好是将国外马克思主义一个学科来看待,在这里,不继续探讨两者的名称之争。张秀琴教授将卢卡奇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据时间划分为传统和当代两个阶段。传统阶段是卢卡奇到阿尔都塞的阶段,包括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布洛赫等早期学者,这些学者都在做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法兰克福学派、萨特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都是其中的部分。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是结构主义,独立成为一个学派。张秀琴教授认为也可以把这段时间的学派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当代阶段指的是阿尔都塞之后,从福柯开始,包括德里达、鲍德里亚、德勒兹、普殊同等学者,也可以被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张秀琴教授简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辩证法的理解史和接受史。到了当代,法兰克福学派分为两拨,一部分是偏哲学的,延续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还有一部分是要讨论实证的科学,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仅仅研究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板块(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也是很多学者没有认识的,只是在“盲人摸象”。从传统到当代阶段,不仅仅包括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区别,如何对待黑格尔主义,也包括本身流派的多样化,具有国别化和文献化的特点。张秀琴教授进行总结,主要有两点,一是当代阶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多地被称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更多地呈现出国别化和语种化的分类特征,不再被归类为传统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痕迹依旧是在的,但更多的是呈现出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趋势合流的特征。二是当代的所有流派都可以追溯到对卢卡奇最初贡献梳理的影响,也就是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也是卢卡奇在出版了《历史与阶级意识》之后,迅速出版了列宁的小册子的原因。张秀琴教授指出,如何对待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可绕过的问题,卢卡奇成为了幽灵的学者。卢卡奇在不同的视角的思想史中是不一样的。张秀琴教授认为这样的分析方式本身,也代表着我们要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全景的视域当中评价卢卡奇及其整个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影响。认识卢卡奇的视角必然包含了研究卢卡奇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将卢卡奇不仅放在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传统到当代的百年衍变史当中进行研究,而且要放在整个马克思的全球传播的视域。

张秀琴教授指出,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中,来把握阅读卢卡奇及其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及当代的论争的地位和作用,并试图对其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分析和评价,这也是今天最想和大家进行交流分享的。这也是马克思的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辩证法,我们也才能理解历史与逻辑是如何统一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从卢卡奇一生中的所有著述,而不仅仅是《历史与阶级意识》来展开对其思想历程的批判。

2、当代国外学界如何阅读卢卡奇

张秀琴教授认为除去发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系列论争以及卢卡奇自己的回应,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于卢卡奇的讨论并没有因为其去世而消弱。我们熟悉的普殊同明确承认整个新辩证法学派都受到了卢卡奇的影响,指出自身的理论分析都是在对卢卡奇以及受卢卡奇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再批判的基础上前行。普殊同认为自从卢卡奇以来的人本主义或黑格尔主义的理论路径,是对马克思所从事的资本主义的批判事业的继续,因而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回应。普殊同试图用哲学的或辩证法的方法把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东西逻辑化,而不是工具理性地逻辑化。从这个角度看,新辩证法学派在经过阅读卢卡奇、重新进入卢卡奇的理论工作去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马克思的三大板块联合起来。新辩证法学派认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的诸阶段的理论批判,因此卢卡奇及其所在的人本主义学派开创了一个好的传统,即力图从二元论的视角去走向马克思的二重化。普殊同认为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的长期以来的被二元化重新纳为二重化。在普殊同等新辩证法学派对卢卡奇的阅读当中,首先肯定的是卢卡奇对辩证法的恢复,对线性表现论的补充,是对辩证法的重新解释,对唯意志论的形而上学的嫌弃。他们通过阅读卢卡奇,重申要考虑社会主体客体的相互规定性。张秀琴认为,在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劳动和价值的关系不能被理解为价值的劳动规定性或劳动的价值规定性。我们既不能教条地进行理解,也不能通过一个中介来解决所有问题。普殊同认为卢卡奇的贡献就是把马克思与韦伯进行了结合,卢卡奇将理性化的过程置入马克思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原理的商品形式的分析当中,并以此展现理性化过程。张秀琴教授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唯物主义者,我们虽然知道辩证法这个名词,但是并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从卢卡奇开始,不少学者都在这样的路径进行研究。学者们在阅读卢卡奇的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反对唯物主义还原论。但是普殊同也认为,卢卡奇对于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挪用,导致他将社会理解为一个异化劳动所构建的总体,而这个总体被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碎片性与特殊性所遮蔽这对于我们今天阅读卢卡奇是有启发的。张秀琴教授也指出不少学者的研究方式也存在问题,即只局限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甚至是局限于其中的物化与阶级意识部分。

图片3.jpg

最后,张秀琴教授进行总结,我们要不停地根据历史的特殊性,根据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问题,不断地去更新我们理论本身。我们在阅读卢卡奇的时候,也是通过把我们自己关于里理论和历史的这样一个纠结,对象化为卢卡奇的形象,然后反观到我们的时代。

二、讨论与评议

微信截图_20230623104332.png

闫高洁老师对张秀琴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一个回顾,张秀琴教授的报告是在做一个划清界线的工作,紧紧围绕辩证法这个主题,卢卡奇今天应该被怎样看待,在思想史中的位置,并以此来看卢卡奇的价值。讲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梳理了思想史,首先是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史做了一个划分,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理论背景、时代背景。接着进一步谈卢卡奇,卢卡奇当时这样的贡献和我们今天有什么关系?他对这个像资本主义的批判,对这个现代性的批判,和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有怎么样的一个联系。第二部分张秀琴教授讲述当代阅读卢卡奇是怎么样的?特别是以这个普殊同为例,普殊同是一个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他对卢卡奇的评价比较高。闫高洁老师提出,100 年之后对卢卡奇重新评价,首先就要问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更新的,或者说更显眼的一些人物,要如何去重新定位卢卡奇。闫高洁老师的第一点补充是,如果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流派或阵营中,区分西方马克主义或者国外马克思主义,遇到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你去把它看作一种异端,还是采取一种比较平视的态度?他们的这个理论是应该更多被批判,还是应该要理解他们的存在有某种合理性或者说正当性?张秀琴教授抱着一个比较同情的、比较积极的态度,然后来对这个卢卡奇的贡献做出了一个评价。第二点补充是,如果说能够做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划分,那么它们的融合会不会也是一个早有端倪的事情,而不是在后面才发生的事情。闫高洁老师还认为,卢卡奇那里是否存在一种作为绝对的主体是一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闫高洁老师的第三点补充是,当我们在说国外马思主义有当代这样的阶段,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什么意义上,还可以说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但同时由于时代不同,存在着诸多变化和差异。

微信截图_20230623104441.png

胡耀辉老师认为张秀琴教授和闫高洁老师的发言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我们需要注意整个发展史,卢卡奇自身的理论变化,如何在卢卡奇自身的变化上去理解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很多自身思想的东西,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有很多的理论来源,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很独特的地方,张秀琴教授的讲座最后落到了辩证法的问题。胡耀辉老师提出问题,为何总是要回到黑格尔,为什么不能只能回到马克思来理解马克思,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特色。西方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通过黑格尔的视角来解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很难真正理解马克思真正的哲学的变革,怎么样把这个东西统合起来,这可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缺点。也是因为这样,西方马克思主义总是要回到某种前马克思式。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黑格尔,在卢卡奇那里一直在不断提及黑格尔,如何理解黑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黑格尔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中从德国古典对于德国古典的继承、超越和终结的这个意义,要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是怎么样的传承或者断裂。张秀琴教授提出的当代怎么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涉及思想史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需要放在整个资本主义从早期到晚期、后现代的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段去重新思考发展。

图片6.jpg

微信截图_20230623104626.png

微信截图_20230623104639.png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与张秀琴教授进行互动交流。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片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