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2023年4月25日上午9点,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西马百年回眸 京师系列讲座”第一讲顺利进行。本次讲座由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乔瑞金教授主讲,主题为“从英国马克思主义透视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与意义——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释读”,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凡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美堂教授担任学术评论人,讲座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共有一百多人参加讲座,讲座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好评。
01 讲座内容综述
讲座伊始,周凡教授对乔瑞金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后乔瑞金教授分析了反思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的重要性。今天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推进我们如何正确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二十一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都有重要意义。英国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西马则是切入马克思主义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方式。
首先,乔瑞金教授介绍了安德森,并分章节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书中的第一章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主要思想和学术传统做了宏观的概述,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社会背景、过程和意义。第二章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代表人物、地城分布、主要观点和整体发展的基本状况。第三章以“形式的转移”为题,以批判精神和理性分析,集中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为“主题的创新”,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个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高度凝练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做的创造性的工作,尤其是他们提出的那些重大主题及其内涵,展现了其理论意义和突出贡献。第五章可以用列宁的话作结束,强调了理论需要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并且需要群众本身是革命的。乔教授得出结论,总体而言,安德森的这部书,用一种大写意式的机犷笔法,粗略勾勒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文化,把一些具有种种倾向和内在差异的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和人物,置于统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之下,对其总体特征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和评价,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思想界提供了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
接着,乔瑞金教授讨论了“何以将欧洲大陆的马克思主义引进英国”的问题,并概括出三点原因。首先,也是首要的主题之一,发展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次,提升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乔教授于此重申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即20世纪20年代之后在欧洲大陆国家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随后,乔瑞金教授归纳出安德森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五个主要观点。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颠倒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从而使其思想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传统的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性是始终存在着种种类型的欧洲唯心主义及其影响。第三,割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危害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理解。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使用“晦涩的语言”表达思想,表现出一种“悲观的基调”。第五,也是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把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来,尤其是它在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乔教授得出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日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既不满资本主义的统治,也看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希望。尽管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意识形态批判,但这一“批判的武器”并没有带来“武器的批判”。尽管安德森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尖锐的和深刻的批判,但对其理论贡献和意义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做出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为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和引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张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围绕现实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和社会基本矛盾,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其次,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上层建筑领域的认识,尤其是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第三,为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地域化特色提供了一种多样性的参照。第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第五,学术思想的广泛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包容性。除此以外,安德森还在诸多方面肯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积极意义,例如他们关于文化领导权的思想、意识形态理论、主体理论、美学批评思想;关于国家、阶级、民主、民族、官僚制度等的思想;以及他们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
接下来,乔瑞金教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发展,必须回答历史唯物主义在今天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十多个方面的内容,简略来说,已成为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权规范模式的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真正的性质和结构是什么?哪一种革命战略能够推翻这种如此不同于沙皇俄国的国家历史形式?在西方,在这种形式之后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形式呢?在一个以阶级划分的世界中,作为一种社会单位,民族的意义和位置何在?特别是,作为过去两个世纪中基本力量的一种群众性现象的民族主义,其复杂的机制何在?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当代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它们是否具有特有的新的危机形式?帝国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和政治统治的国际体制,其真正结构何在?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举命中产生的那些官僚国家,其一致性和区别性的基本特点和动力是什么?俄国举命后摧毁了无产阶级民主,接着又怎么会在从来没有无产阶级民主的中国等地发生革命呢?这种进程的明确界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在安德森的思考之后,我们读者应该继续批判性地研究和思考的。
最后,乔瑞金教授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的意义和影响。他指出,这本书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提供了一种整体的视角和深入认识的方法,不仅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创造和学术思考,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甚至也影响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上,也起到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面对新形势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启迪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有多处错误论断。首先,尽管安德森一再强调,他在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把它运用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研究中,但他却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从未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作过广泛而概括的论述,这对于当代人来说是更为明显的漏洞,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论断。其次,安德森认为,马克思在身后留下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严谨而成熟的经济理论,这在《资本论》中已经得到了阐述,但没有留下有关资产阶级国家结构的同等的政治理论,或有关工人阶级政党为推翻资产阶级国家而进行革命的社会主义斗争的战略、战术的政治理论,这一论断,同样是错误的。第三,尽管安德森从多方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批评,有些甚至是根本性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批评,但整体上还是给予了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评价。另外,安德森认为,在斯大林的统治达到顶点时,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差不多已经沦为一种纪念品。以及他关于马克思本人在身后没有留下经典意义上的系统的哲学著作;经典马克思主义把对自然的驾驭看作是“自由王国”的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脱离工人阶级运动和革命实践;等等。这些表述,并不很准确,不过,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著作,是从整体上分析和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尝试。
02 评论部分
孙美堂教授对乔瑞金教授精彩的讲座做出了专业的点评及总结,他指出,安德森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要深入到现实中去,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就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深化,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最需要我们从新视角去探讨的,第一是中心与边缘的关系问题,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中对于政治与经济的讨论中非常重要,他试图向东方推广尚未完成,他究竟如何理解东方与西方、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理解典型的资本主义与东方社会的关系,这涉及到之后的列宁主义、第二国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需要我们从源头去探索。第二,我们需要重新研究马克思资本批判对现代性批判的问题。第三,马克思“已经说的”与“准备说但没有说的”两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第四,经过历史上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发展,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又该如何看待列宁主义,如何认识西方和东方的关系,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危机和政治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第五,职业革命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区别与发展问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接着,孙教授表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一些转变,第一,从资本批判转为现代性批判。第二,从革命的、斗争的实践转化为单纯的学术理论批判。第三,西方中心转向一种全球化的模式。孙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当下发展的体会和随想,极具启发意义。
最后,周凡教授预告了西马系列讲座的消息,再次对乔瑞金教授丰富的演讲内容和对讲座的精心准备,以及各位与会专家、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