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她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大三专业课平均学分绩为92.21,综合测评成绩为95.71,均位列第一;大学前三年专业总成绩排名第一,推免综合测评排名第二,获得推免资格;曾荣获京师一等奖学金、京师二等奖学金、一等奖励性助学金等多项荣誉。
她大三成为学院学业辅导室成员,组织中哲方向读书会;大一年级时就主持了科研调研,获得了“京师杯”三等奖;所参与的以张载、王阳明等人思想为出发点的“以颓丧为戈——网络丧文化现状研究”的本基课题顺利结项,项目作品获“京师杯”一等奖。
她现任哲学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自2017年起至今任2017级哲学班团支书,曾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哲学学院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学业辅导室朋辈导生和新生宿舍导生,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校级“京师先锋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她发挥特长,参加了多项文艺活动,曾获“星声杯”红色影视配音大赛一等奖和最佳表演奖个人奖。
她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参与了多项调研与支教活动。曾参与英国约克大学“英国哲学与文化”暑期学校,并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访学。
她,就是2017级励耘哲学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张晓薇。
“勇于挑战,执着热爱”
——专业规划选择
关于专业选择这个问题,张晓薇就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她的经验:她由哲学转到励耘哲学专业,她当时在转专业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考虑:首先,励耘大类的培养目标是文史哲三个方面都有涉猎的人才,而她对中文和历史都有一定的兴趣;其次,学校对于励耘大类学术方面的政策支持可以给予她更大的学术自由的空间。在谈到哲学和励耘哲学有什么不同时,张晓薇说,励耘哲学因为有中文历史的基础类课程和小语种的学习,可能相比之下课业压力会更大。但是有挑战也有动力,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她拥有了更多元化的思想,也领略到了更多优秀的前辈、老师的思想经验。
“哲起先知,激荡思想”
——专业学习经验
谈及自己作为学业辅导室导生的经历,张晓薇说,自己选择成为一名导生的初衷是因为前辈师姐的引导。在大一迷茫的时候,读书会师姐耐心而有智慧引领,让她慢慢体会到哲学著作应该怎样去体悟、研读,一颗向往哲学的种子开始在她的心中萌芽,渐渐枝繁叶茂。因为这段经历,她也对成为这样一个“种树人”有了向往。于是,在大三的时候她也成为了学业辅导室的“种树人”,与同行的一位同学开始了《孟子》《张子正蒙注》等中哲方向的书籍阅读。不同专业年纪的同学之间的讨论,使他对“如何用不同的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关于“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经历”,她回忆到梁亦斌老师的西方哲学史(二),课程比较有难度,老师布置的期末作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康德有关空间和时间的论证做一个小小的重构。在学习这个课程的同时,她正好在参加学院在约克大学的交流活动,通过查阅不同译者版本的英译本,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分析哲学的魅力,对此后哲学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多学多问,在挫折中成长”
——大一过渡阶段经验分享
回忆自己的大一生活,张晓薇说,自己初来乍到时也有诸多不适应:对于选课系统不甚了解,全凭兴趣选课;不清楚怎样写出拥有自己思想的论文,不能评判文献资料的优劣,囫囵吞枣。然后在不断试错中逐渐明白:做学问不能只做简单的整理者复述者。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引导下,她开始尝试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方向。关于如何适应过渡阶段的问题,张晓薇说到自己适应过渡的方式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工作、兴趣活动,在课余时间学习PS等技能,和同学舍友团建、探索生活的小美好。她着重强调了舍友对于适应过渡阶段的重要性。
“多学、多问。”她举了自己大一时写论文的例子,学习不要羞于暴露自己的不足,问题没有优劣之分,应该重视自己的每一个小问题,去求助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在自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平衡取舍,享受忙碌”
——平衡时间管理
如何能够平衡好活动和学习的关系,成为两不耽误的“时间管理带师”,这一问题贯穿整个大学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张晓薇不赞同“能够很好的平衡时间”这个官方的回答,她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想要在学生工作活动和课程学习成绩这两个方面都保持一个不错的成绩,就要牺牲自己的睡眠休息时间。这样虽然看起来舍弃了一些休闲娱乐的时光,但她乐在其中。她很享受在组织中、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摸索、学习人生经验的过程,她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都令她受益匪浅。平衡好学习和生活,享受忙碌,找到忙碌的意义,这是她关于时间管理的答卷。
“舒缓压力,丰富生活”——兴趣爱好分享
张晓薇不仅在学生工作和课程学业上成绩突出,她还是一个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的“文艺青年”。她喜爱配音和唱歌,并在相关比赛活动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她排遣压力的好办法,她经常在宿舍和舍友用唱歌的方式尝试让忙碌的生活慢下来,既放松了心情也加深了和舍友的友谊。
“在唱歌时,你能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会与那种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那种无价值感相抵消,然后能给予自己一定程度上的自信。”张晓薇对于参与文体活动的态度是很积极的:一方面她认为遇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要大胆的去做,成绩排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积极参与的心情;另一方面,学院一直都非常鼓励同学们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一直有“哲学不仅思考,哲学更爱运动”的口号,很多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去做一些精彩而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只有学习和读书。
“放松心态,重新上路”——大学心理调节
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新闻时有报道,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向张晓薇询问了关于她的看法。她说,大家在一些不需要去社交的时刻,就比较容易面对自己的内心。有的人可能会想家,有的人会孤独或者焦虑,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她也分享了自己偶尔情绪“至暗时刻”的经历:大量的学生工作常常挤占睡眠时间,从忙碌的工作中突然抽出身来,就可能会有一种价值感的自我迷失。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原本约好时间的嘉宾突然不能来了,这时大脑就会一片空白;或者是赶DDL的紧迫感会引起一些心理上的波动等。面对心理中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张晓薇向我们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可以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发泄,比如哭一场,或者睡一觉。发泄完后,整理好思绪,思维往往会更加集中,这时候再来想应该怎么办。在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里,思考自己难过的根本原因,然后重新上路。如果是负担太重,忙不过来而使自己不开心了,要放松心态,学会适当放弃。
“勤思巧探,各个击破” ——科研项目筹备
谈到科研项目筹备,张晓薇同学从如何选题,如何筹备,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立项的合适时期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告诉我们,并不需要把选题这件事想的很难,立足现实,结合兴趣才是最好的导向。可能是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你的兴趣,也可能是最近的社会现象,社会热词等,只要是感兴趣的,就是有价值的。在调查范围这方面,她建议大家基于一些较小的对象,比如北师大,或者北京个别高校等,要考虑到实际操作上的难度和个人能力。在大一的时候,张晓薇对女性话题十分感兴趣,就和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家庭婚恋观的调查研究。虽然没有任何社会学基础,她还是尝试着完成了调查,最后样本分析也得到了相当不错的结果,拿到了京师杯的三等奖。从那以后,她发现科研的门槛其实没那么高,只要敢想,敢尝试,总会有理想的结果。谈到如何选择组员,她笑称“就像谈恋爱一样”,互相之间要性格相和,不可以发生太多冲突。当然,关系太好的朋友也不适合组队,掺杂人情反而会拖慢科研的进程。在分工方面,结合个人特点,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她还提到,可参与科研项目的途径其实是有很多的,党委工作部,团委,各类官方公众号会发布各类项目,看似社科学生无法参加的建模比赛也需要文书一类的工作人员,本基立项,“挑战杯”,“创青春”……都可以尝试去参与。“其实去参加的人都跟你差不多,就是大家最后看谁能拿奖,谁不能拿奖,可能仅仅是你选的这个题,然后你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是够好。但你自己去参加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压力。”张晓薇笑称,自己当时就是怕自己拿不了奖,现在想来大可放手去做。她也鼓励大家多参与相关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才能,也能为丰富履历增添筹码,所以不必等待时机,甚至大一就可以开始行动。
给张晓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的支教经历,她去了湖北宜昌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那儿给小朋友们教音乐。同行的一位化学老师告诉孩子们怎么制作肥皂,结果小朋友们把肥皂装在小口袋里,全送给了老师。还有的小朋友临行前买了小杯子送给喜欢的老师,这都让她十分感动。这段经历中最令她难忘的是最后汇报演出。她选择了杯子舞版的《稻香》。在那个夏天的晚上,她和小朋友们把椅子搬出教室,学校没有路灯,但山上有人家门口安装了探照灯,他们就把椅子靠在山脚找微弱的光,身边的小朋友们特别乖地跟着她一起唱。大家唱的时候,童声和蝉声与夏天的浪漫氛围结合在一起,让她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当他们以后拿起那个塑料杯子(上面有一些人找我们老师签了字)的时候,他们会想起来,当时大家晚上一起在那个山上,有萤火虫,然后天上有星星,有一个探照灯时不时都会把那个光扫过来,大家特别整齐的去唱着那样一首歌,那样很温暖的一种感觉。我觉得他们以后大概也会记得这样一种幸福的回忆,对于我来说也是很幸福的回忆。”讲到这里,张晓薇的脸上挂着一丝甜蜜的微笑。
“助力乡村振兴,承载希望萤火”
——志愿服务守初心
张晓薇一共参与了一次乡村调研和两次支教。回想起来,那是一段感动,难忘,充满意义的时光。在学院一位老师的组织下,她去了乡村调研。那次调研,她去了百坭村,也就是黄文秀师姐生前工作的地方。在出发之前,有很多老师,师兄师姐们打预防针,告诉她那里的条件会很艰苦。她觉得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反而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这想法其实挺俗的”,张晓薇师姐笑着说。坐了13个小时的高铁,又乘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她觉得“自己仿佛没有灵魂了”。可是她一下车,看到文秀师姐上来热情迎接他们,还在一个小冰箱中为他们准备了芒果西米捞,就觉得像见到了亲人一般。在百坭村,虽然她做的都是一些微小的工作,却真真切切见到了一些鲜活的脱贫例子,这和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乡亲在政府的帮助下开了养猪场,种上了橘子树,有的曾因病致贫,如今精神焕发……她还注意到,扶贫干部们都是用当地语言和乡亲们对话,每一个人家里什么情况,最近生活得怎么样,都了如指掌。“我觉得他们很伟大,当时在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她说。“对于这段调研经历我的感觉就是,多去走走,多去看看,你就会发现在北京看不到的很多东西。你会知道,原来皮肤可以那么好(可以那么不干),水果可以那么好吃,人可以真的那么单纯,简单地致富,快乐,生活。这样一种状态,我觉得是跟我们平时的状态挺不一样的。”
“坚守热爱,提升自我” ——未来目标规划
张晓薇已经顺利保研了本学院研究生。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她说自己已经有了想选择的导师,并且一起结合兴趣点和个人情况定好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希望研究生期间沿着这个方向学习,同时期间申请出国交流,丰富自己的学识经历。毕业后,再来考虑继续出国深造的问题。无论未来的路怎么走,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多做一点自己喜欢的研究。她说,她对教育方面的问题很感兴趣,支教的经历让她明白,有时不是教育资源跟不上,而是贫困地区的受教育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一个适龄儿童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人却觉得学习不如务工,“你看我没有读书,现在不也操持得很好吗……”她认为,义务教育的推行也要像精准扶贫一样,“我们的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采访结束后,我们向她询问能否提供一句喜欢的格言。她想了想,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