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活动快讯

活动快讯

世界哲学日丨在世界哲学日谈谈“做哲学”

  在世界哲学日这一天,研究生会采访了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的郑伟老师,请郑伟老师分享自己多年来从事哲学研究的经历和感受。郑伟老师真诚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走上哲学之路、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经历,并分享了自己研究哲学时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从事哲学类科研的日常工作。最后,郑伟老师为学习哲学的同学们提了一点建议,并分享了一本他最喜欢的哲学书籍。

  

  1、老师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哲学的呢?

  好奇。

  我以前是学思政的。有一次,我看到课本上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引用,就开始去主动找马恩著作来看。后来,因为思政偏马哲,而且那时好多师兄师姐都在考研,我也就跟着他们考上研究生了。但实际上,那时我对哲学的理解,跟真正的哲学有很大的距离。我读了硕士以后才发现,我跟本科读哲学专业的同学差距非常大。因为那时我只读了一些原著,但是对于哲学著作背后的社会背景以及哲学著作真正关心的问题(在词句背后的社会焦点问题),我都不了解。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我花了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我有几个硕士同学,特别能读书,也特别能买书。举个例子:有一次隔壁宿舍传来一声尖叫和哀嚎。怎么回事呢?有位同学堆在床上的书倒了。宿舍的床是一米二的单人床,这一米二里面只有三十厘米是给我那个同学睡觉用的,其他地方——从床一直到天花板——都堆满了书。我那时第一次知道,书也是有可能“砸死”人的。后来,我就天天跟着那个同学一起去读书。

  读了一阵子,我发现想要真的读懂哲学书,必须了解它背后的哲学史和社会文化背景。读哲学书有三步:第一步是读原著,这是专业的要求;第二步是读哲学家的传记,这是出于诚实的要求;第三步,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了解这个传记背后的文化背景。你看我们学校的老师,一开始,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研究,之后,他的各个专精领域会逐渐融合,他写作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广。这就是一个从“读书”到“读社会”的哲学式的进入过程。

  2、老师现在最关心的这个学术领域、学术问题是什么?您关注到这个问题的思想历程又是什么样的?

  我最关心的学术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和人的关系”。以前读博士的时候,大家都研究西方马克思哲学,所以我也去找了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阿多诺,然后去读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一开始读起来很痛苦。因为他跟我以前读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那种体系化的、充满阳光色彩的辩证法精神完全不一样,他是破碎的、消沉的、只批评而不建构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思考阿多诺的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究竟是什么关系。因为阿多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人物,我就想进行“距离测定”——搞明白阿多诺跟马克思的辩证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之后我便一直沿着这个思路往下做,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的问题也发生了细化。我在阅读阿多诺、霍克海默、弗洛姆等人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哲学家对自己的本土文化特别了解。作为西方哲学家,他们实际上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西方文学家的角色。如果单独地研究哲学家的某一部哲学著作,或者整理哲学家所有的概念和思想框架,或者去界定哲学家跟其他思想人物的关系,即使研究得再好,也达不到哲学家原本的理论目标:哲学家想讨论的是他的概念体系在他所处的社会中是什么样子,想讨论的是哲学的概念和他的文化传统的思想转型是什么关系。去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重视哲学家背后的社会思想文化和他哲学概念互动的这个层面。这也是我从06年到现在一直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有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如果我们看一看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的话,会发现他们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非常深刻。但当我们去研究我们的本土文化的时候,有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呢?不要说传统文化了,就说从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到现在的社会思想文化变迁——很多人认为这个内容不应在哲学研究的范围里面,但这是哲学研究的背景。如果我们要讲中国的故事,要讲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却没有把我们的文化转型史或者价值观转型史整理出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理论背后总是缺少某些支撑性的东西。所以,我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一直在研究中国近代以来价值观念的变迁史。这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我希望你们在找到工作之前不要去做这个事情。为什么?因为要读这些东西(《清代档案史料选编》)。两三天才能读一页。我还有一柜子奏折,一开始是十几块钱一本,现在到了1000块钱一本,我也就买不起了。

  

  中国近代以来价值关系和价值观转型史,是我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底层,也是我研究的副产品吧。我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部工作的十分之七了。我打算分三个步骤去写:第一部分写1976年以来到现在,我已经写完出版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第三部分,我打算在三到五年之内把它完成。最后我要把它整理成100万字左右的中国近代以来价值关系和价值观转型的变迁史。

  我们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到了40岁,才算初步的找到了我要研究的东西。

  3、老师您在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您觉得做哲学困难吗?

  在入门的时候,我和你们一样,都想找几本入门书。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人问我哲学有没有入门书,我统一的回答是:“没有”。哲学跟其他的学科不一样,教材和课堂只能把我们领到哲学的门口。但是要真正的入门,我认为需要5-10年的时间去读主流的哲学著作。哲学著作的阅读适应是第一个困难。一开始,同学们肯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连着读两天书,或者连着读两个星期,就可能有点儿脾气暴躁、不想吃饭。我昨天和前天读了196页书,然后一个晚上躺在那儿,睡不着。这个痛苦代表着身体和行为正在从“前哲学的方式”向“哲学方式”靠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习惯的养成。这比去搞懂一个哲学概念更重要。

  首先要爱看书。当然,实事求是地讲,一开始我们是看不懂的,可能很多年后我们才会看懂一些东西。我硕士时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每一句都能看懂,但是连起来是看不懂的。我每次看完一遍《德意志意识形态》就在书上划一道,后来发现三年看了六遍。那本书好像有六七百页。但,你要是现在问我:是不是全读懂了?我还是不懂。为什么呢?因为对于马克思所讨论的时代背景、他的对话者的著作和生平,我仍然不了解。我们是有时空隔阂的。当我们接触的资料变多,再次反过身来读这本书,又会有不同的体验。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它是入门时最重要的事情。

  入门以后的第二大困难是学术训练,这也是你们现在开始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写论文、出成果。关于学术训练,大家都说,要寻找问题意识。但实际上问题意识不是寻找来的。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和时代互动,我们才能找到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更深一层的挑战是,如何让读书上升到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社会历史的高度,如何让我们这些学哲学的人具有社会历史的责任感。

  这样一个从低到高的次序,应该是很多哲学人共同经历、共同面临的挑战。

  4、老师每天是如何进行哲学研究工作的呢?

  周一到周五,我每天早上8点来到办公室,就做两件事情:读书,写作。只要我有时间,包括晚上,我就做这两件事情。如果我们不读书,我们就没有想法。如果读完书以后,想法不写下来,就形成不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我们真的要读万卷书,在哲学领域里面,主要就是读原著。要读的书包括什么呢:第一,是离我们最近的,哲学家的哲学著作;第二,是哲学家的生平传记;第三,是史的著作。这么多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几天读一本书?我是四五天读一本。边读边批注,并且读完以后,我会把写下来的所有东西整理到电脑里面去。

  我给你举个事例:咱们学院七层,大年初一下午就有老师在加班,大年三十也有,是我。平时晚上12点,还有5-7位老师在这儿。我一直感觉,在师大的老师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比学生刻苦。你想,一年365天,如果有能300天都坚持这样读书,那真的是很吓人的。

  学哲学无非做这样几件事:读书、思考、写作,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科研的前提也无非就是读书,你们写论文的前提也是读书,读的书越多,你能讲出来的东西越多。

  5、老师能不能给学习哲学的同学们提一个最重要的建议?

  不要把哲学当成玄学。哲学不是什么高深的、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哲学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对社会上最纠结的事物的分析。

  6、请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您心目中最喜欢的哲学书吧。

  你要是问一个搞哲学的人,哪本是他心目中的好书,他会诚实地告诉你没有。因为有的话,他就不用去做研究了。

  硬要说的话,就选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吧。很多同学都读过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实,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写的比韦伯更深刻、精彩。只不过可能恩格斯的题目起得没有韦伯那样“高大上”。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德国的阶层变化背后近四五百年的文化变迁史。我认为,能够以如此强的逻辑从观念史的层面去分析某一个阶级跨越几百年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恩格斯的这本书在这方面是无可比拟的。在某种层面上,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