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2022年1月14日晚上7点,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辅仁国学研究所主办,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学术讲座——“越南儒学的总体情况”顺利举办。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阮才东老师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美珠老师担任评议人。活动采取线上讲座的方式进行,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与。
此次讲座,阮才东老师主要依据越南儒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儒佛对比,对越南儒学的总体情况做了展开说明。
首先,阮才东老师就儒家在越南传播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阐述。早在汉代,儒学作为一种先进学说,就已经开始以人口迁徙,商业往来,宗教传播,战争的方式传入越南,并被越南所接受。一方面,越南当时是百越民族的一部分,还处于比较落后、原始的状态,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是汉人避难和罪人被流放的地方。尚未有正规的文字,文化并不发达,没有专门实施道德规范教育的机会,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简单质朴;另一方面,儒家学说本身也是一种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极其高明的学说。此外,越南独立后也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历代封建王朝出于建立独立国家和巩固其统治的需要,极力尊奉儒学,视为“建国治民”之本,将其作为建立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依据。
其次,根据越南儒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阮老师对越南儒学的特点做出了简要说明。
在越南独立后的一段时期内,越南国内经历了“崇佛抑儒”的变化。这种局面一直到十一世纪的李朝才有所改变。
虽然李朝时期佛教盛行,僧人掌握权力,但并不影响儒家的发展,相反,越南儒学是在佛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如,科举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正式从科举考中的人可以进入官僚体制。儒家经世济民的精神弥补了佛家在现实实践层面的不足。
在李朝、陈朝之后,儒家成为越南朝廷的思想基础,并使越南快速成为一个集权的国家;科举制度的引入为朝廷选拔官员,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大丈夫”也成为越南儒士的理想人格,促进了越南的人才培育。需要注意的是,李、陈朝时期出现的儒、释、道三教同源的局面,是与中国唐代以后“儒释道三结合”的文化发展趋势同步的。越南儒学与中国儒学发展的同步性,也是曾美珠老师在点评环节所特别指出的一点。
虽然儒家义理丰富深刻,但由于越南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与意识形态前提不同于中国儒家思想产生的条件,因此,十到十四世纪,当儒家传入越南时,尚未是越南内化的思想体系,仍旧是一外来的思想学说。因此在越南十三、十四世纪时,出现一股思想潮流反对儒学的教条主义,反对将中国的历史经验一成不变地搬运到越南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儒士臣子们提出要改变制度,建立起一个符合越南情况的、有越南特色的儒家思想体系。
十五世纪,越南儒家进入发展的极盛时期,成为价值判断的标准。黎朝(相当于中国明朝时期)独尊儒术,儒学被确立为建国治民的根本指导思想。统治者一方面大办学校,印行儒家经典,颁行教化条例,加快儒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并在李、陈朝的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科举制度;另一方面排斥异端,打击佛、道教的发展,只允许它们在有限范围内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从李、陈再到黎初,儒学理论和儒家体制的使用与盛行是统治者主观的、有意识的选择。佛教和儒家都是越南统治者用来建构社会的理论,但佛教思想倾向于解脱,而儒家重视家庭宗族,作为一个道德人伦学说、科举教育和政治理论,儒家更占优势。此外,黎初时期,孔孟、汉儒、宋儒思想都传入了越南,统治者不排斥,但并未全盘接受;教育科举的主要内容也是四书五经以及朱熹所写的史书。
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越南社会动乱,国家开始分裂,出现很多儒家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忠?什么是孝、仁、义?17世纪开始有了怀疑的潮流,儒家学说的发展就此陷入低谷。
十八世纪起,儒者们开始从不同方面保卫儒家。十八世纪是越南哲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书籍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繁多,思想范畴也相当广泛,哲学理论的辩说与争论更加明晰、猛烈。开放思想占据上风,渐渐出现创新性的思想。黎贵惇是十八世纪越南儒学的集大成者。但也是十八世纪时期,科举活动更加频繁,弊端益显;佛、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十六世纪时传入的天主教也有了充分发展。
直到1919年,结束科举制;1945年,结束帝制。儒家在越南的体制方面才不复存在。但儒家精神和儒家文化依旧留存在越南的家庭伦理和修身方面。
最后,阮老师指出越南儒学与中国儒学、韩国儒学的不同之处。跟中国、韩国比起来,越南儒学几乎没有对佛教和道教的批判。即使有,也是基于实践的批判,而没有在思想上对佛道二教做出批判。在越南,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是比较融合的。
在阮才东老师主讲结束后,曾美珠老师、许家星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各自对讲座内容的认识。曾美珠老师提出,首先,越南儒学为何很少人研究?成果没有那么好?因为书籍保留的很少,战争、气候潮湿等,导致书籍难以保存。其次,越南很少有人研究儒学,现在越南不使用中文,而很多留下的古典都以中文为主,故看起来比较吃力。这也是越南儒学研究起步慢的原因之一。再次,很多研究院的儒者会把越南儒学和日本、韩国的儒学进行比较,认为越南的朱子学没有新意,因此没有深入。但是,曾美珠老师认为,越南的儒学注重于史学和经学,而韩国儒学注重义理,相信越南儒学会有不同于韩国、日本儒学的东西出来,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复次,越南儒学是朱子学,因为完全是受朱熹的影响,受王阳明的影响都很少。它是儒释道三家合一没有冲突的,这是和日韩儒学不同的地方。最后,曾美珠老师对此提出了展望,认为假以时日,更多人投入越南儒学,越南儒学将会很有优势,只是初步建构比较困难。越南儒学的发展需要和期待一定的哲学整合性和更多人的投入。
之后,阮才东老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作答。最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向阮才东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讲座到此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