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活动快讯

活动快讯

【学生会丨学习部】薪火相传,梦想起航——BNU新生疑问解答

  秋意已暮,新冬已至。2022级的新生们入学已有两个月,此时,你是否还对大学生活存在困惑?抑或专注于复习、沉浸在书海之中?经过前期的问卷搜集,学生会学习部将同学们问题归纳整理并邀请有经验的师兄师姐答疑解惑。相关问题及答复整理如下,希望在寒冷的冬日为你带来一抹暖阳。

  学习类

  1.科研竞赛类

  Q:有哪些适合哲学学生参与的竞赛科研实习呀?这些都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合适呐?

  虽然没有太多对口的竞赛与科研项目,但可以看看京师杯、大英竞赛等比赛;建议大一开始有机会就可以多多参与。

  (刘家铭)

  2.课程学习类

  Q:专业课怎么学?

  对于哲学类专业课的学习,大家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参考SEP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上的有关哲学家或者哲学领域进行切入,先对课程的问题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这个大致的理解,在课余时间阅读课程推荐的书目(或书目的重要选段)及有关文献。

  对于经济学专业课的学习,建议大家一定要把握学科核心概念,例如供给、需求、弹性、储蓄等。只有自己理解了核心概念,才不会在面对纷繁的数学等式时迷失方向(尤其是学习中、高级课程时)。面对这些式子,要多问自己一句:它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你能用怎样的经济直觉去解释?例如,面对储蓄这个概念,既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考虑个体面临跨期最优化下每期消费和储蓄的选择(欧拉方程),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联想到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资本市场)。要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已经熟悉这些概念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并善于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政治学专业课的学习,建议大家并重政治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从应然和实然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建议大家踏实阅读政治学的经典名著,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同时,这要与政治思想史的阅读相辅相成,这有助于你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形成有个历史定位。

  在社会科学的专业课中,建议大家以学科基础为主,同时主动了解学科前沿。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建立自己的方法库和知识库。最关键的是,学习专业课不能仅仅抱着学习知识的态度,而要思考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何以以这种方式建构发展起来,并争取形成自己解释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

  (白昊天)

  Q:期末考试怎么复习?

  期末考试如果时间充足把资料仔细看一遍,这样效果就足够了。

  但是可能要多预留出来一点(比如半天、一天)时间再记忆以下,以免看过一遍知识量太多容易记不住。

  如果还有时间,数理科目多做题目,当然也可以把做题和每单元的知识复习一起去做;文科类科目可以看看老师课程中发的参考阅读材料。

  (韩析正)

  Q:如何背单词?

  背单词可以灵活使用各类APP,推荐扇贝。但仅仅依赖APP效果是不够好的(尤其是对于难度较高的词库,例如GRE等),这意味着同时做好生词摘录很重要。可以将一张活页纸折成三栏,分别摘录单词、词性、各类用法,装订在一个活页本中,不断复习巩固。

  另外建议大家尝试阅读英文原文著作和文献。我初期也有畏难心理,认为用中文学好专业知识已经很困难了,用英文不是更难吗?后来我发现并非如此。很多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的翻译使之更难读懂(例如self被翻译成“自为的”),读英文反而清楚明白一些。这就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更多词汇。建议大家勇敢尝试阅读原著!

  (白昊天)

  3.读书写作类

  Q:有什么好书推荐?

  可以参考哲思青年中学习部的书单推送~

  入门类:

  《哲学是做出来的》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哲学史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梯利《西方哲学史》

  原著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老子《道德经》

  《柏拉图对话集》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姬旭东)

  Q:读书报告怎么写?

  以一个简单的二分法来说,读书报告可以分为形式和内容两部分。形式上,尽力趋近学术规范,做到“凡引必注”“引论结合”,将摘要写清楚,并养成写引言的习惯,最好在每段开始前都说明本段的目的;在写作格式上,必然会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向规范学术写作趋近的过程,个人认为不必心急。内容上,写读书报告前必须要认真读书,把阅读书目的基本观点和立场读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可以借助二手文献的辅助。在读完一本书后,如果仍旧没有写作的问题意识(或者说写作的主题),觉得也读明白了但内心毫无波澜(当然不乏书本身有问题的可能),一定要接受,这是很正常的状态。树立自己的问题意识是一项不断积累不断前行的工作,有的哲学文本难度很高且哲学史背景厚重,属于“始终会有新东西”的文本,在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上做工夫即可。如果始终找不到自发的兴趣点,有两个思路可供参考:一是阅读二手文献,从二手文献或者书评中找自己感兴趣的点再做阐发。二是做单纯的文本梳理工作,重构论证,梳理作者的论证逻辑,尝试讲清作者是如何阐释文本中的某些观点的。有什么隐含的前提?作者的论证是否存在瑕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完善作者的论证?

  (秦名泽)

  Q:文献检索会什么时候开呀?论文和读书报告有相关指导嘛?

  预计在11月份开展文献搜索指导会(现在因为疫情,时间可能有所变动),之后会有论文写作指导会讲解论文方面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类

  Q:社团一不小心加多了,感觉自己最近事儿很多,论文也还不会写。大一就这么忙正常吗?

  刘:大一出现这种情况正常又不正常。建议同学可以扪心自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现在是否有一个目标(不明确也没关系);第二,我现在是否有为了我的目标而花费的“有效时间”;第三,我做这些事情到底快乐不快乐。如果三个回答都是“是”,那么恭喜你,这就很正常,而且你肯定是专业第一;如果有两个回答是“是”,那么恭喜你,你很正常;如果一个回答是“是”,那么恭喜你,你虽然很正常,但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你的整体计划,尤其是要确定好你的目标(这个目标决定于你自己)。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去学院找楚轲老师聊聊。

  白:在大一,可以多尝试一些学生工作、社团、运动队、志愿活动和读书会,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但不宜过多,一两项即可。同时,记得给自己留出独处反思的空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最近在专业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写论文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事,如果不会写论文,可以看看中外优秀期刊的格式和逻辑。但比起写作论文的种种“规矩套路”,在低年级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并练习着将它逻辑严谨地表达出来。老师们总是给大家强调论文和读书报告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可是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却并不容易:首先,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其次,定期整理这些笔记,看看其中有什么有趣的问题值得发掘。

  (刘家铭、白昊天)

  Q:交不到朋友怎么办?

  首先在心态上一定要放松。如果想交朋友的压力太大,可能会适得其反。学校里,大家都是很好的人,以开放热情的心态去和大家沟通,大家都会很愿意接纳新朋友的。实用的建议是找到合适的平台,例如社团、各类学生组织、各类体育和文艺赛事,在工作和赛事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会接触到很多新面孔,也很容易在相处中建立真挚的友情。最后的一点建议是,大家都会说所谓“走出舒适圈”,但如果它那么容易,那个圈就不会叫“舒适圈”。要接受自己认识新朋友时的焦虑或者紧张,这是正常的。终有一天我们会克服它,但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克服一切障碍,交到朋友也同样需要循序渐进。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会有未来的朋友们陪着一起度过啦。

  (秦名泽)

 

  日常生活类

  Q:推荐宿舍好物

  1、耳塞

  2、一个牢固的鞋架(最好是拼接的)

  3、墙上置物架

  4、吸附灯、吸附衣架

  5、收纳架

  6、洗衣消毒液

  7、小板凳

  Q:推荐校园美食、外面

  校内:

  1、学子超市冒菜

  2、学子超市椒麻汤粉

  3、学五二楼麻辣烫

  4、学五一楼煮方便面(早上九点之前)

  5、新四炸鸡

  6、新四黄焖鸡

  7、新三番茄鸡蛋炒面

  8、西北餐厅大闸蟹(时鲜,小但多黄)

  9、小吃街彩棠里米粉(特辣)

  10、小吃街好这口老麻抄手(加麻)

  校外:

  1、铃木食堂

  2、海南鸡饭·南洋茶室

  3、袁记云饺

  4、会飞的鸡

  5、醉面

  6、芈重山

  7、兰熊鲜奶

  8、全牛匠川小馆

  9、4Dcom切角蛋糕

  10、正本原

  11、热啊

  (谭心怡)

  Q:学校有没有什么反馈机制让学生提意见的?

  近期哲思青年公众号上推出了反馈渠道的推送可以参考;学院层面可以直接填问卷,权益部会向学校进行反馈,反馈问卷的二维码通常会在权益部推送后附上;学校层面有专门的权益大群。

  (林康锴)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感谢各位师兄师姐的解答,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提问。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哲思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我们携手前行,共同凝聚思想力量,谱写哲思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