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11月11日下午1点30分,哲学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三场硕博论坛如期于主楼A809举行。本次论坛活动邀请到了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李祥俊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哲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凌辉同学担任本次论坛主持人。本次论坛的汇报者由15级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哲学学院2015级硕士生、博士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首先进行汇报的是15级中国哲学专业的博士生李亚飞同学。在《脉理的阴阳和谐观研究——以<濒湖脉学>“缓脉”为中心论证》的汇报中,李亚飞同学首先对“濒湖脉学”进行了简要地介绍,接着便分别从《濒湖脉学》“缓脉”、脾脉的平脉“缓脉”以及四时和五脏兼有的“缓脉”三个方面来论述脉理的阴阳和谐观,并最终落脚到“‘缓脉’脉理的阴阳和谐观与中国哲学的契合”。紧接着,来自中哲专业的六位硕士生也就各自关切的问题开展了汇报。在《经学古注对于经典诠释的价值》的汇报中,陈亚洲同学概括出了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具有的“言简意赅,且理解主要靠语境而非语法”、“多境界、结论之描写而少理论基础、逻辑推论之表述”以及“以注释经典来阐发新思想”三个特征。楚轲同学在《<老子道德经注>第一章分析——从本体论到体用论》的汇报中,集中阐释了魏晋玄学对于《道德经》解释路径以及近代哲学家的评述。
中场休息后,韩雪同学在《浅论儒家思想中的 “知行合一”》汇报中详细梳理了先秦至汉儒家对“知性合一”的论述以及宋明儒家学者对于“知行合一”的深入讨论,最后详细讨论了王阳明对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寇宁同学在《<列子>中的“厚生”观念》汇报中细致地梳理了《列子》中的厚生观与养生观,并指出“《列子》中的厚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仍旧是传统的内圣外王观念的一种变体,即强调将个体内在修养得来的品德推之于外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政治目的”。在《试探<淮南子>中感应问题》的汇报中,李思远同学介绍了感应问题的由来与意义,并阐述了从“天”、“人”、“关系”、“感生”以及人的“特殊性”这些方面来探讨感应问题的路径。杨柳同学在《<庄子>的知与伪》汇报中从“知”的概念背景出发,具体探讨了“庄子是否是知主义”、“庄子是否反对一切人为”、“技术性问题还是原则性问题”以及“道对器的超越”的问题。
在本场论坛中,在场同学就各个汇报的具体问题与汇报者之间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在点评环节中,李老师也就各个汇报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提醒同学们在研究和选题时要关注跨学科交流的问题,并注意避免选题过大、表述歧义等问题。在同学和老师之间的精彩交流中,本次硕博论坛圆满结束了。相信本场论坛对于促进学院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学院学生的研究思路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