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启动新一轮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共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哲学学科是本轮唯一的新增建设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成为继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后,新增启动建设“双一流”学科的哲学院系。

百廿京师 哲学重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历史悠久。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立,梁启超等一批国学名家在此弘文励教,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哲学教育系。1953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率先创办政治教育系。1979年,以原政教系为主体,组建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第一个哲学系。2003年,原哲学系基础成立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5年,成立哲学学院。经过几代学人筚路蓝缕,学院拥有了完整的学科发展建制,凝练了鲜明的学术研究方向,打造了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建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哲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勤奋耕耘 厚积薄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谋划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哲学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QS全球排名稳定至51-100位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等3高水平专业学术期刊。服务学校一体两翼重大战略,在珠海校区设有国际哲学研究中心。

学院聚焦哲学基础理论问题和前沿应用,科研实力稳居全国前列。近10年,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50余项,总经费超7800万元。近5年,获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著作130余部,教材10余部,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2018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在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顶级期刊50余篇。主持研制大中小学科教育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 6 项,主编马工程和基础教育教材12套。

师资队伍规模持续扩大,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32人,外籍教师5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次。队伍结构愈加合理,老中青教师比例均衡,境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超过20%,外籍教师比例接近10%初步形成了综合实力强劲、优势特色明显的研究团队。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哲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国家基础学科培养计划2.0基地;大哲学观视域下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入选国家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增PPE专业。2016届毕业生黄文秀同志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获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其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青年向其学习。近5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60余篇。有国际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90%60%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占比近90%研究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社会满意度高,高质量就业率近100%

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决策建言献策,为教育改革贡献智慧。承担国家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专项任务,全面参与新一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各部委提供40余份调研报告,参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教材委员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调研起草工作。开展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校长哲学思维与领导力等培训项目,近5年培训29000余人次;连续20年面向企业和教育管理者开展继续教育,致力于推动哲学普及化,提升国民哲学思维和综合素质。

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以国际价值哲学会长单位名义,举办2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价值哲学国际论坛;在意大利马切拉塔创办孔子学院,并连续五年举办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论坛建立斯坦福大学、塔夫茨大学、约克大学、马切拉塔大学等4个海外学生交流基地,与牛津大学、罗格斯大学、莱顿大学等高校哲学院系签订 17 项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连续多年中国思想与现代文明为主题开展京师哲学暑期学堂项目;设立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MA),招收4届留学生来华学习

 

继往开来 勇创一流

在国家战略提供新机遇、社会发展开辟新空间、学校资源拓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哲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在重大基础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公共服务等五个方向持续发力,快速发展。

以重大研究项目为依托,以解决重大基础问题为导向,发挥哲学学科独特优势,重点在“价值观基础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规范性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型科技革命与哲学变革”“中国哲学的基础问题与创造性转化”“精神生活与哲学教育研究”等六个方面推进原创性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抓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足国家级一流本科哲学专业建设点和国家基础学科(哲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着力培养一批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哲学专业创新人才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指引,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核心,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队伍。坚持党建引领,把师德师风教育摆在首位,构建教师政治学习与师德养成常态化机制;保持教师队伍规模适度增长,优化队伍结构,按需建立长短期、专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教师聘用制度;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扩大外籍教师规模,加大访问学者、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研修的派出力度,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学术团队。

深化国际交流水平和层次,增强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创建哲学教育国际师范联盟,举办哲学教育国际学术论坛,构建全球哲学教育共同体;持续建设 “价值哲学国际论坛”和“价值与文化:一带一路国际学术论坛”两个论坛,持续建设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外文期刊,支持意大利马切拉塔孔子学院建设,坚持每年举办京师哲学暑期学堂,定期举办“中华文化国际青年研习项目”,不断完善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

  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师范教育优质资源,做好社会服务工作。集中力量办好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面参与新一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国家需要修订、研制国家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建言献策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各部委提交相关调研和咨政报告,大力提升智库咨政服务能力助推哲学在实践领域的运用,促进哲学治疗、哲学教育实验室等项目的开发,成为哲学教育实践领域具有领先性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基地。